经史造句

用“经史”造句 第6组

51、严嵩精熟经史典章,谙习音律诗文,对永字八法。

52、经史子集不翻,诗词歌赋不会,琴棋书画不晓,子丑寅卯不懂,伯仲叔季不分,甲乙丙丁不闻,再从头,望宫阙,难拾旧时爱。

53、莘莘学子苦煎熬,只说书中有金宝,经史未能治现世,奋然下海弄商潮。

54、按经史年历,自汉、魏以降,虽有编联,周、秦以前,多无甲子。

55、而谢魁从此之后,发愤努力,刻苦钻研经史,著书立说,成为当朝大儒,名扬四海。

56、

57、考的是人间烟火,那些个只知道寻章摘句成日里钻在经史子集中的腐儒是登不得台面,入不了他们法眼的。

58、以前的人因为成见太深了,只把经史看作最大的学问;经史以外的东西都看作旁门小道。

59、经史学界研究认为,是代表山川神主牌位的祭祀用的礼器,名桑针。

60、这对于缺少经史知识、醉心词华的唐初士子来说,是很难达到的,因此他们往往不敢投考秀才科。

用“经史”造句 第7组

61、以上各类,凡经史之隽妙作品,包罗待尽,评者以曾公编此书胆气颇太,今由儿校正,一俟正竣,当付版制印,诸弟等可手执一部,为书斋之消遣品可耳。

62、文士所学的经纶之术,并不只是洋洋洒洒的诗词歌赋之道,也不是熟读经史子集后的权诈机谋之术,而是可以集合万千人心念,将成千上万人力量凝聚一起的方法。

63、微臣兄长为人正直谦厚,心思缜密,却不失果断坚毅,熟读经史,是一能吏。

64、学问广博,对经史百家、天文地理等都有研究,著有《因学纪闻》、《玉堂类稿》等。

65、毕竟少年书生,即便熟读经史却也少经人事,豁朗通达如凌云翰者,亦免不了心惊肉跳,胡思乱想。

66、无风当日闲时曾听石人清说过,这陈抟老祖,生于五代之末,年少时熟读经史百家之言,好佛学,医理,天文地理,颇有诗名。

67、其间,他参加了由汪士铎主持的金陵官书局校勘刊刻经史书籍的工作,得以博览群籍。

68、儒者本六艺之支流,虽其间依草附木,不能免门户之私,而数大儒明道立言,炳然具在,要可与经史旁参。

69、张颔博闻强记,经史典籍、诗词小说,甚至连一些民谣谚语都能熟读成诵,随口背出。

70、一、古今崇论闳议,如煌煌经史,列朝名人奏议及近人经世文编,皆高文典册,治国良谟,奚俊鄙人饶舌。

用“经史”造句 第8组

71、5岁时,祖父将干祖望带到有名的“南社四子”之一的姚石子家塾,熟读经史子集,为他后来研究歧黄之术奠定了坚实的古汉语基础。

72、正德进士,读书西樵山,经史精治,嘉庆年间官至尚书。

73、原来欧阳多年来参读各大世家古书无数,诗书礼仪、经史子集、怪力乱神、卦辞阵图都有研究。

74、吴王任贤使能,志存经略,有暇即熟览经史,但不似书生寻章摘句,徒事咿唔。

75、幼时颖异拔群,潜心经史,辄以远大自期。

76、桑封中山王墓出土的形似“山”字的大型礼器经史学界研究认为,是代表山川神主牌位的祭祀用的礼器,名桑针。

77、宫人的形象与心绪,素为诗文所爱咏,历朝皆不乏各种宫词,更有宫人自作者,如明代女官沈琼莲有宫词十二首,亦通经史,人呼女学士。

78、唯独四百年后的刘勰别辟蹊径,提出屈《骚》与经史的关系是,“虽取熔经意,亦自铸伟辞”。

79、道人淹贯经史,工词翰,解声律,善画能琴,俊绝一时。

* 在线查询经史造句,用经史造句,用经史组词造句,包含经史的句子。

其它词语造句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