谐和造句

“谐和”的解释

谐和[xié hé] 谐和 谐和,是社会生存、延续的定律、契约;与和谐的概念一样,表达了物质、世界存在的平衡状态。“谐和”成了中华民族共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用“谐和”造句 第6组

51、师赞见此情状,知机识窍,拊掌扬袖,亢声奋语曰:云龙风虎,天作之合,君臣得遇,大事谐和矣。

52、那声音是不谐和的长调,此起彼伏,粗哑音破,全靠嗓门干吼,三个人轮番上阵,毫不懈怠。

53、再看这乾坤鼎含有生养造化之道,一破一立,一死一生,阴阳谐和,又是防御至宝,是天赐此宝给贤弟的啊,千万别推辞了。

54、哟嗬嗬……波光里嬉戏的候鸟无拘无束,花海里崛起的新城笑逐颜开;好一部催人奋进的交响诗,和谐和美,攸然天籁。

55、庶家富足,兵强国泰,岂无万载千秋不易之望哉!呜呼!致谐和而安天下兮,继延不息者大唐之盛世!媚娘吟毕,殿中百席无人声语,绣针置地,铿锵有声。

56、筑兰馨之室,施膏泽之所,营谐和之道,笔会、雅集、展览、讲座,媒体当率先导引,竭诚宣扬本土名家里手,以滋播美,繁荣甘肃文艺。

57、这种矛盾的谐和在日本的****中表现得很突出。

58、和谐和与顺适,就是先王制作音乐的出发点。

* 在线查询谐和造句,用谐和造句,用谐和组词造句,包含谐和的句子。
谐和

关于谐和的诗句

关于谐和的成语

其它词语造句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