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臣造句

“重臣”的解释

重臣[zhòng chén] 重臣 重臣,指身负国家重任的臣子;朝廷中居要职的大臣。 见《管子·明法解》:“治乱不以法断,而决於重臣……此寄生之主也。” 拼音:zhòng chén
用“重臣”造句 第6组

51、对啊,郭威是先帝托孤的重臣中硕果仅存的一位,威望素著,而且向来多谋决断,由他来拿主意,朝廷上下都应该心服。

52、裴徵在李斯的带领下与丞相,太尉,内史,廷尉等位列三公九卿的几个重臣一起绕过主殿,向掖庭走去。

53、爱卿,你是朝廷重臣,德隆望尊,当初何必为一件小事而损害自己的名誉和地位呢?如果不是老天有眼,你岂不是要一辈子背着黑锅?

54、这个上疏奏请女儿离婚的老爸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清谈家、西晋末年的重臣王衍,为人滑头、势利。

55、“金书铁券”是封建帝王颁发给功臣、重臣的一种带有奖赏和盟约性质的凭证,持有“铁券”的功臣、重臣及其后代,可以享受皇帝赐予的种种特权。

56、老太师言重了!老太师乃朝中重臣,国家栋梁,这国家大事,老太师怎能置身事外呢?恳请老太师为寡人排忧解难。

57、只要少数死忠重臣、侍卫和太监,不顾死活地跑了过来。

58、织田重臣羽柴秀吉先后击败明智光秀及柴田胜家,确立了自己的继承人地位。

59、晚清重臣琦善看法:认为不改变习惯抵御不了洋人。

60、我国民间有“免死牌”一说,但它的官名叫“金书铁券”,是封建帝王颁发给功臣、重臣的一种带有奖赏和盟约性质的凭证,始于汉代。

用“重臣”造句 第7组

61、像琦善这样的担任过直隶总督、官拜大学士的重臣被抄家,一般来说,经办人都会徇点私情,如果不徇私情,那么也会有所隐瞒,在抄家过程中昧下若干。

62、慈禧大殓的仪式隆重、肃穆,天才蒙蒙亮时,所有的重臣、皇亲、宗室就已经到场了。

63、王济是灭东吴战争中西晋的重臣王浑的儿子,也是皇帝的女婿,背景也很惊人。

64、马踏御街,清脆作响,踏过天子御街、踏过只能皇室贵族和朝堂重臣可行之地,也踏过那精雕细刻、龙飞凤舞、闪闪发过的玉石台阶,一路进了大殿。

65、我也接触不多,只知他是闽王身边重臣,负责接待我们,而闽王又是任贤之主,断想不到会出此事。

66、你擅自扣押朝廷重臣,并用邪术加以控制,图谋不轨,尚幸太祖皇帝高瞻远瞩,杯酒释兵权,使你美梦破灭,其罪一也。

67、查漏补缺?有漏有缺才需查补,有阿山,甚至是皇阿玛亲口称赞的几位“重臣”。

68、郤缺的父亲郤芮是晋惠公时期的重臣,郤芮一直反对和阻挠晋文公重耳回国,并设计纵火烧死重耳,没料到重耳事先得到了消息,躲过此劫。

69、圣荆冠接近巴黎时,路易九世亲率勋贵重臣前往香槟的桑斯大主教新城迎接护送圣荆冠的队伍。

70、公元前1052年,也就是姜尚87岁时,姜尚了解到殷纣王昏乱暴虐到了极点,重臣微子多次谏纣王修仁行义,纣王不听,微子含泪离开了殷都。

用“重臣”造句 第8组

71、时值多事之秋,且莫说李中堂乃朝中重臣,就算是两宫太后有意清算此事,这个时候,怕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72、康熙帝师、一代名相陈廷敬是康熙朝宰辅重臣,为官清廉,政绩卓著,为国之能臣、吏之楷模,备受后人敬仰。

73、诸重臣见状,皆退出宫外,立候上朝。

74、高宗下特谕、诏重臣、出御藏、作朱批,乃至“小除夕秉烛御识”,读者不难体味这位帝王书法家对于中国书法传承所付出的心力。

75、如今汉室天下已经衰微,海内鼎沸,我袁氏四代都是朝中重臣,天下百姓们皆愿归附于我。

76、张瀚退而思之,很佩服王廷相的见解,并一生谨记在心,不仅颇有建树,而且清廉刚正,甚至对于权倾一时且有恩于己的重臣张居正,也敢于据理力争。

77、其前期身为大明重臣,清剿各路叛匪、义军,杀的各路叛匪、义军是豕突狼奔而逃。

78、遂邀入京行走上书房,人称白衣宰相,付奉康雍二帝二十多年,很多治国之策皆出其手,并手拟康熙遗诏,为康熙托孤的三大重臣之首。

* 在线查询重臣造句,用重臣造句,用重臣组词造句,包含重臣的句子。
重臣

关于重臣的诗句

关于重臣的成语

其它词语造句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