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夏病间》 白居易

我生来几时?万有四千日。
自省于其间,非忧即有疾。
老去虑渐息,年来病初愈。
忽喜身与心,泰然两无苦。
况兹孟夏月,清和好时节。
微风吹夹衣,不寒复不热。
移榻树阴下,竟日何所为。
或饮一瓯茗,或吟两句诗。
内无忧患迫,外无职役羁。
此日不自适,何时是适时?
分类:

作者简介(白居易)

白居易头像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首夏病间》白居易 翻译、赏析和诗意

《首夏病间》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生来几时?万有四千日。
自省于其间,非忧即有疾。
老去虑渐息,年来病初愈。
忽喜身与心,泰然两无苦。
况兹孟夏月,清和好时节。
微风吹夹衣,不寒复不热。
移榻树阴下,竟日何所为。
或饮一瓯茗,或吟两句诗。
内无忧患迫,外无职役羁。
此日不自适,何时是适时?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白居易对时间流逝和人生感慨的思考。他提问自己从何时开始生活,意指人生的起点难以确定。他感觉自己在这漫长的岁月中,时常忧虑或受病痛困扰。然而随着年岁的增长,他的忧虑逐渐减少,病痛也初步康复。他突然发现,身体和心灵都感到快乐,达到了无苦无忧的境地。此时正值仲夏,天气宜人,微风吹拂着他的衣衫,既不冷也不热。他移榻到树荫下,整日无所事事。或者喝一碗茗茶,或者吟咏几句诗。内心没有内忧外患的困扰,外界也没有职责和羁绊。然而,他自问这种自在的日子何时才能持久,何时才是最适合的时机?

赏析:
这首诗词以作者自问自答的方式,生动地描绘了他对人生、时间和自身感受的思考。通过反问句的形式,他表达了对人生起点的迷惑和岁月流逝的无常感。他描述了自己从忧虑和疾病中逐渐解脱出来,感受到身心的喜悦和平静。夏季的美好时光、宜人的气候和舒适的环境都为他提供了自在的生活场景。他移榻于树荫下,度过宁静而自由的一天,通过品茗和吟咏诗篇,进一步加强了内心的宁静和满足感。诗中的自问令人深思,作者希望能够延续这种无忧无虑的状态,却又疑虑未来的时机何时才能到来。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白居易对时间和自身境遇的感悟,读来令人心生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首夏病间》白居易 拼音读音参考

shǒu xià bìng jiān
首夏病间

wǒ shēng lái jǐ shí? wàn yǒu sì qiān rì.
我生来几时?万有四千日。
zì xǐng yú qí jiān, fēi yōu jí yǒu jí.
自省于其间,非忧即有疾。
lǎo qù lǜ jiàn xī, nián lái bìng chū yù.
老去虑渐息,年来病初愈。
hū xǐ shēn yǔ xīn, tài rán liǎng wú kǔ.
忽喜身与心,泰然两无苦。
kuàng zī mèng xià yuè, qīng hé hǎo shí jié.
况兹孟夏月,清和好时节。
wēi fēng chuī jiá yī, bù hán fù bù rè.
微风吹夹衣,不寒复不热。
yí tà shù yīn xià, jìng rì hé suǒ wéi.
移榻树阴下,竟日何所为。
huò yǐn yī ōu míng, huò yín liǎng jù shī.
或饮一瓯茗,或吟两句诗。
nèi wú yōu huàn pò, wài wú zhí yì jī.
内无忧患迫,外无职役羁。
cǐ rì bù zì shì, hé shí shì shì shí?
此日不自适,何时是适时?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首夏病间》专题为您介绍首夏病间古诗,首夏病间白居易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