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皎然师见访书赠》 林逋

金锡锵然款蠹关,云膏浓渚对跳峦。
清如霜月三五夕,瘦似烟篁一两竿。
旧社久抛魂梦破,近诗才举骨毛寒。
池轩夜静且留宿,往往自将秋籁弹。
分类:

作者简介(林逋)

林逋头像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喜皎然师见访书赠》林逋 翻译、赏析和诗意

《喜皎然师见访书赠》是宋代诗人林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金锡锵然款蠹关,
云膏浓渚对跳峦。
清如霜月三五夕,
瘦似烟篁一两竿。
旧社久抛魂梦破,
近诗才举骨毛寒。
池轩夜静且留宿,
往往自将秋籁弹。

中文译文:
金色的钟声响彻蠹关,
云膏浓郁的渚水对峦山。
清澈如霜月的三五夜,
瘦弱如烟篁的一两竿。
旧社已久,魂梦已破,
近来的诗才举步维艰。
在池畔的轩阁,夜晚静谧,我愿留宿,
常常自己弹奏秋天的音乐。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林逋写给他的朋友皎然师的,表达了对皎然师的喜悦和赞美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物和音乐的热爱。

首先,诗中的金锡锵然款蠹关一句,形容了钟声悠扬而有力,象征着皎然师的声音和才华。云膏浓渚对跳峦一句,则描绘了山水之间的对峙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皎然师才华出众的赞叹。

接着,诗中的清如霜月三五夕,瘦似烟篁一两竿,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皎然师的清瘦形象与清澈的月光、瘦弱的烟竹相对照,突出了他的独特之处。

诗的后半部分,旧社久抛魂梦破,近诗才举骨毛寒,表达了皎然师在文学创作上的困境和迷茫。池轩夜静且留宿,往往自将秋籁弹一句,则表达了作者对皎然师的支持和鼓励,愿意与他共度艰难时刻,并一同创作音乐。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展现了林逋对皎然师的敬佩和友情,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音乐的美妙,表达了对艺术追求的共同理解和支持。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喜皎然师见访书赠》林逋 拼音读音参考

xǐ jiǎo rán shī jiàn fǎng shū zèng
喜皎然师见访书赠

jīn xī qiāng rán kuǎn dù guān, yún gāo nóng zhǔ duì tiào luán.
金锡锵然款蠹关,云膏浓渚对跳峦。
qīng rú shuāng yuè sān wǔ xī, shòu shì yān huáng yī liǎng gān.
清如霜月三五夕,瘦似烟篁一两竿。
jiù shè jiǔ pāo hún mèng pò, jìn shī cái jǔ gǔ máo hán.
旧社久抛魂梦破,近诗才举骨毛寒。
chí xuān yè jìng qiě liú sù, wǎng wǎng zì jiāng qiū lài dàn.
池轩夜静且留宿,往往自将秋籁弹。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喜皎然师见访书赠》专题为您介绍喜皎然师见访书赠古诗,喜皎然师见访书赠林逋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