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上杂诗六首》 梅尧臣

舟阁下滩迟,苍黄暮滩上,偏愁逆水风,更驾崩沙浪。
落日看已昏,渔灯远相向。
夜阑天转寒,坐待潮流涨。
分类:

作者简介(梅尧臣)

梅尧臣头像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淮上杂诗六首》梅尧臣 翻译、赏析和诗意

《淮上杂诗六首》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舟阁下滩迟,
苍黄暮滩上,
偏愁逆水风,
更驾崩沙浪。

落日看已昏,
渔灯远相向。
夜阑天转寒,
坐待潮流涨。

中文译文:
舟船在滩头停留得晚,
黄昏时分,滩头的景色苍凉,
特别感到逆水的风带来的忧伤,
更加担心被汹涌的沙浪冲击。

太阳已经西落,天色昏暗,
远处的渔灯相互闪烁。
夜深了,天空转冷,
坐在那里等待潮水的上涨。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淮河上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自然景观的感受。诗人描绘了滩头停泊的舟船,将船只停留的时间形容为"迟",增加了一种沉寂和孤寂的氛围。诗中的苍黄暮滩,逆水风以及崩沙浪等描写,使人感受到自然界的不稳定和变幻,同时也折射出诗人内心的忧愁和不安。

随着太阳的西落,天色渐暗,诗人通过渔灯相互闪烁的描写,给人一种寂寥和温馨的感觉。夜晚的来临,使得天气变得寒冷,诗人提到"夜阑天转寒",进一步加深了孤寂和凄凉的氛围。最后两句"坐待潮流涨"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以及对潮水涨落的静候。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观和诗人内心的情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展示了人与自然的交融与互动,并以此抒发了诗人的情感和对未来的期待。这首诗词具有写景与抒情相结合的特点,既传达了自然界的壮丽和变幻,又反映了人的内心体验和情感态度,具有一定的诗意和艺术价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淮上杂诗六首》梅尧臣 拼音读音参考

huái shàng zá shī liù shǒu
淮上杂诗六首

zhōu gé xià tān chí, cāng huáng mù tān shàng,
舟阁下滩迟,苍黄暮滩上,
piān chóu nì shuǐ fēng, gèng jià bēng shā làng.
偏愁逆水风,更驾崩沙浪。
luò rì kàn yǐ hūn, yú dēng yuǎn xiāng xiàng.
落日看已昏,渔灯远相向。
yè lán tiān zhuǎn hán, zuò dài cháo liú zhǎng.
夜阑天转寒,坐待潮流涨。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淮上杂诗六首》专题为您介绍淮上杂诗六首古诗,淮上杂诗六首梅尧臣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