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病》 白居易

老与病相仍,华簪发不胜。
行多朝散药,睡少夜停灯。
禄食分供鹤,朝衣减施僧。
性多移不得,郡政谩如绳。
分类:

作者简介(白居易)

白居易头像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衰病》白居易 翻译、赏析和诗意

《衰病》

老与病相仍,
华簪发不胜。
行多朝散药,
睡少夜停灯。

禄食分供鹤,
朝衣减施僧。
性多移不得,
郡政谩如绳。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词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描写了诗人自己奔波于政治事务和治疗疾病之间的状态。

诗中的“老与病相仍”指的是诗人同时面临着年老和健康问题,他的头发已经开始稀疏,无法再承载华丽的花簪。此外,为了治疗疾病,诗人经常要去朝廷请散药,以期获得康复之望。

接下来,诗人又描述了自己缺乏休息的困境,睡眠时间减少,夜晚不得不熄灭灯火。这说明诗人在处理政务和治疗疾病的过程中,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

诗中还揭示了诗人在政治上的困境。作为一个官员,诗人得到薪俸,但却需要供养白鹤,并减少了对僧侣的布施。这一描述暗示了政治压力和繁琐的公务对诗人的负面影响。

最后,诗人表示自己常常被迫迁移,无法安定下来,而郡政却无法如绳般整齐有序。这表明了诗人对政府的不满和不安。在这个动荡的时代,政治的变幻无常让诗人感到困扰。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刻画了诗人在政治和身体上的困境,抒发了他对生活的无奈和对政治的烦恼。通过细腻而真实的描写,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焦虑和不安,同时也反映出了唐代社会的一些问题。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衰病》白居易 拼音读音参考

shuāi bìng
衰病

lǎo yǔ bìng xiāng réng, huá zān fā bù shèng.
老与病相仍,华簪发不胜。
xíng duō cháo sàn yào, shuì shǎo yè tíng dēng.
行多朝散药,睡少夜停灯。
lù shí fēn gōng hè, cháo yī jiǎn shī sēng.
禄食分供鹤,朝衣减施僧。
xìng duō yí bù dé, jùn zhèng mán rú shéng.
性多移不得,郡政谩如绳。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衰病》专题为您介绍衰病古诗,衰病白居易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