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嵩洛有叹》 白居易

今日看嵩洛,回头叹世间。
荣华急如水,忧患大于山。
见苦方知乐,经忙始爱闲。
未闻笼里鸟,飞出肯飞还。
分类:

作者简介(白居易)

白居易头像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看嵩洛有叹》白居易 翻译、赏析和诗意

《看嵩洛有叹》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文译文:
今日看嵩洛,回头叹世间。
荣华急如水,忧患大于山。
见苦方知乐,经忙始爱闲。
未闻笼里鸟,飞出肯飞还。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他在嵩山和洛阳之间旅行,观察到了世间的现实和人生的困境,从而产生了深深的叹息。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嵩山和洛阳的观察,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化。诗中的"荣华急如水"表示人们追逐名利的欲望如水般迅速流逝,暗示了物质享受的短暂和虚幻。"忧患大于山"则表达了人生中的困难和痛苦远远超过外在的荣华富贵,山的形象象征着人生的难题和挑战。

接着,诗人通过"见苦方知乐,经忙始爱闲"表达了一种人生的领悟。他认为只有经历过苦难和忙碌,才能真正体会到快乐和宁静的珍贵。这种对反差的描绘,突出了人生中不同状态的对比。

最后两句"未闻笼里鸟,飞出肯飞还"则暗含了对自由和追求理想的渴望。诗人觉得自由的精神是无法被束缚的,就像鸟儿被关在笼子里,即使突破了枷锁,也不会再被困住。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通过对世俗和人生的观察,表达了诗人对名利和自由的思考,以及对人生困境的感叹和对真善美的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看嵩洛有叹》白居易 拼音读音参考

kàn sōng luò yǒu tàn
看嵩洛有叹

jīn rì kàn sōng luò, huí tóu tàn shì jiān.
今日看嵩洛,回头叹世间。
róng huá jí rú shuǐ, yōu huàn dà yú shān.
荣华急如水,忧患大于山。
jiàn kǔ fāng zhī lè, jīng máng shǐ ài xián.
见苦方知乐,经忙始爱闲。
wèi wén lóng lǐ niǎo, fēi chū kěn fēi hái.
未闻笼里鸟,飞出肯飞还。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看嵩洛有叹》专题为您介绍看嵩洛有叹古诗,看嵩洛有叹白居易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