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月杖的诗词(1083首)

1 《西江月·杖上一瓢春酝》 元·侯善渊

杖上一瓢春酝,匣中三尺**。
眉间宝鉴镇妖邪。
坐守更深半夜。
金鼎烧成白雪,玉炉炼就黄芽。
丹光潋滟泛琼华。
天地氤氲相射。

2 《打球作》 唐·鱼玄机

坚圆净滑一星流,月杖争敲未拟休。
无滞碍时从拨弄,有遮栏处任钩留。
不辞宛转长随手,却恐相将不到头。
毕竟入门应始了,愿君争取最前筹。

写人同情

3 《次廉布书事三首呈郎中机宜韵》 宋·邓仁宪

月杖头挂,啸歌沧海边,自闻狮子吼,尽吐野狐涎。
酒兴如流水,诗词似直弦。
岩花应未老,更上白云巅。

4 《偈》 宋·释慧圆

这一交,这一交,万两黄金也合消。
头上笠,腰下包,清风明月杖头挑。

5 《定林》 宋·王安石

定林青木老参天,横贯东南一道泉。
月杖藜寻石路,午阴多处弄潺湲。

6 《望蓬莱·寻大道》 元·马钰

寻大道,不在路迢迢。
云水清闲真自在,姹婴相伴做逍遥。
此理有谁消。
马风子,悟彻十分乔。
两脚轻狂街上舞,往来独许弄风飙。
月杖

7 《东津》 宋·晁公溯

东津草生花未开,西山雪消水欲来。
玻瓈江尽不受垢,蒲萄酒浓初酦醅。
啄木唤君有扣户,提壶劝我勤举杯。
春能几何看即暮,一月杖藜须百回。

8 《缘识》 宋·宋太宗

结束分朋相间错,立在殿庭还不弱。
锦绣为袍供奉仪,流星电转争挥霍。
文里乌巾皆一样,三春景色花荡颺。
承平此事比应难,盛世欢娱情好尚。

9 《锡杖歌,送明楚上人归佛川(一作权德舆诗)》 唐·皇甫曾

上人远自西天至,头陀行遍南朝寺。
口翻贝叶古字经,手持金策声泠泠。
护法护身惟振锡,石濑云溪深寂寂。

10 《锡杖歌,送明楚上人归佛川(一作权德舆诗)》 唐·皇甫曾

上人远自西天至,头陀行遍南朝寺。
口翻贝叶古字经,手持金策声泠泠。
护法护身惟振锡,石濑云溪深寂寂。

11 《七月三日亭午已后较热退晚加小凉稳睡…呈元二十一曹长》 唐·杜甫

今兹商用事,馀热亦已末。
衰年旅炎方,生意从此活。
亭午减汗流,北邻耐人聒。
晚风爽乌匼,筋力苏摧折。

12 《十七夜对月》 唐·杜甫

秋月仍圆夜,江村独老身。
卷帘还照客,倚杖更随人。
光射潜虬动,明翻宿鸟频。
茅斋依橘柚,清切露华新。

送别惜别友情

13 《十七夜对月》 唐·杜甫

秋月仍圆夜,江村独老身。
卷帘还照客,倚杖更随人。
光射潜虬动,明翻宿鸟频。
茅斋依橘柚,清切露华新。

14 《九月一日过孟十二仓曹、十四主簿兄弟》 唐·杜甫

藜杖侵寒露,蓬门启曙烟。
力稀经树歇,老困拨书眠。
秋觉追随尽,来因孝友偏。
清谈见滋味,尔辈可忘年。

15 《续得观书,迎就当阳居止,正月中旬定出三峡》 唐·杜甫

自汝到荆府,书来数唤吾。
颂椒添讽咏,禁火卜欢娱。
舟楫因人动,形骸用杖扶。
天旋夔子国,春近岳阳湖。

16 《锡杖歌送明楚上人归佛川》 唐·权德舆

上人远自西天竺,头陀行遍国朝寺。
口翻贝叶古字经,手持金策声泠泠。
护法护身唯振锡,石濑云溪深寂寂。

17 《春月》 唐·元稹

春月虽至明,终有霭霭光。
不似秋冬色,逼人寒带霜。
纤粉澹虚壁,轻烟笼半床。
分晖间林影,馀照上虹梁。

18 《首夏同诸校正游开元观,因宿玩月》 唐·白居易

我与二三子,策名在京师。
官小无职事,闲于为客时。
沉沉道观中,心赏期在兹。
到门车马回,入院巾杖随。

19 《红藤杖(杖出南蛮)》 唐·白居易

南诏红藤杖,西江白首人。
时时携步月,处处把寻春。
劲健孤茎直,疏圆六节匀。
火山生处远,泸水洗来新。
粗细才盈手,高低仅过身。
天边望乡客,何日拄归秦。

20 《七月一日作》 唐·白居易

七月一日天,秋生履道里。
闲居见清景,高兴从此始。
林间暑雨歇,池上凉风起。
桥竹碧鲜鲜,岸莎青靡靡。

* 关于月杖的诗词 描写月杖的诗词 带有月杖的诗词 包含月杖的古诗词(108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