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虫不可语冰的意思 夏虫不可语冰的读音和出处

  • xià
  • chóng
  • bīng
成语名称:
夏虫不可语冰
成语拼音:
[xià chóng bù kě yǔ bīng]
成语解释:
语:谈论。不能和生长在夏天的虫谈论冰。比喻时间局限人的见识。也比喻人的见识短浅
成语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秋水》:“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成语例句: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37卷:“郎如此眼光浅,真是夏虫不可语冰,我教你看看。”
是否常用:
感情褒贬:
贬义成语
成语词性:
作宾语、定语;指见识短浅的人
结构类型:
复句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夏蟲不可語冰
英文翻译:
Summer insects can't speak ice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夏虫不可语冰”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六字成语 复句式成语 X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不能 生长 谈论 比喻 时间 局限 见识 短浅

成语夏虫不可语冰

“夏虫不可语冰”的单字解释

】:1.夏季,一年的第二季,大体是农历四月至六月。2.指中国:华夏。3.朝代名。1.(约前2070—约前1600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相传为夏后氏部落联盟首领禹所建立。曾建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阳翟(今河南禹县)等地。传到桀,为商汤所灭。2.十六国之一(407—431)。匈奴族赫连勃勃建立。建都统万城(今陕西靖边东北)。为吐谷浑所灭。3.(1032—1227)。北宋时党项族李元昊(hào)在中国西北地区建立。建都兴庆(今宁夏银川),史称西夏。为蒙古所灭。
】:比喻具有某种特点的人(多含轻蔑意):书虫。网虫。可怜虫。应声虫。糊涂虫。
】:[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kě]1.许可:认可。2.能够:牢不可破。3.值得:可爱。4.连词。却;可是。表示转折:他年纪不大,力气可不小。5.副词。1.表示强调:在抗旱斗争中群众的劲头可大啦!2.用在疑问句中加强疑问语气:你可知道?。都说这办法好,可谁敢担保不出问题呢?6.适合:可人意。可口。可心。7.文言副词。大约:年可二十。[kè]〔可汗〕简称汗。古代鲜卑、突厥(jué)、回纥(hé)、蒙古等族君主的称号。汗(hán)。
】:[yǔ]1.话:语言。语音。汉语。外语。成语。千言万语。2.说:细语。低语。不言不语。默默不语。3.谚语;成语:语云,“不入虎穴,焉得虎子。”4.代替语言表示意思的动作或方式:手语。旗语。灯语。5.姓。[yù]告诉:不以语人。
】:1.水在0℃或0℃以下凝结成的固体:湖里结冰了。2.因接触凉的东西而感到寒冷:刚到中秋,河水已经有些冰腿了。3.把东西和冰或凉水放在一起或放在冰箱里使凉:把汽水冰上。4.像冰的东西:冰片。冰糖。干冰。5.姓。

“夏虫不可语冰”的近义词

“夏虫不可语冰”的相关成语

“夏虫不可语冰”的关联成语

“夏虫不可语冰”造句

大师的修为,依你我的境界而言,却是夏虫不可语冰

唉,夏虫不可语冰,算了,看在以后你是我管饭的老板份上,我就好好的给你说个明白。

夏虫不可语冰!老夫亦不与你这朽木论道!你且自去研究吧!

夏虫不可语冰,和对中医了解不深的人们谈论起这些事情是找不到那种共鸣感的。

夏虫不可语冰!算了!说正事,接下来说的东西关系到我的强化,我们可以回到上个剧情世界,每天消耗奖励点数十点。

* 夏虫不可语冰的意思 夏虫不可语冰的成语解释 夏虫不可语冰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