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不大不小的成语 (42个)
-
1
若烹小鲜
- 成语拼音:
- ruò pēng xiǎo xiān
- 成语解释:
- 意为治理大国要像煮小鱼一样。煮小鱼,不能多加搅动,多搅则易烂,比喻治大国应当无为。后常用来比喻轻而易举。
- 成语出处:
- 《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韩非子 解老》:“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是以有道之君贵静,不重变法。故曰:‘治大国者若烹小鲜。’”
-
2
无大无小
- 成语拼音:
- wú dà wú xiǎo
- 成语解释:
- ①无论大小。谓举国上下。②不分年长年幼、辈份大辈份小。
- 成语出处:
- 《周书·文帝纪上》:“公昔居管辖,恩信著闻,今无大无小,藏愿推奉。”
-
3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 成语拼音:
- wù yǐ è xiǎo ér wéi zhī,wù yǐ shàn xiǎo ér bù wéi
- 成语解释:
- 勿:不要;为:做。不要以为是微小的坏事就可以做,不要以为是不大的好事就不去做
- 成语出处:
- 《诸葛亮集》:“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
4
小不忍则乱大谋
- 成语拼音:
- xiǎo bù rěn zé luàn dà móu
- 成语解释:
- 小事不忍耐就会坏了大事。
- 成语出处:
- 先秦 孔子《论语 卫灵公》:“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
5
道而不径
- 成语拼音:
- dào ér bù jìng
- 成语解释:
- 道:走路。径:小路。走路要走大路而不走小路,以免遇到危险。
- 成语出处:
- 《吕氏春秋·孝行览》:“故舟而不游,道而不径,能全支体以守宗庙,可谓孝矣。”
-
6
斗筲之人
- 成语拼音:
- dǒu shāo zhī rén
- 成语解释:
- 斗:容十升。筲:竹器;容一斗二升。斗、筲都是容量不大的器具。像斗筲那样容量的人。形容人的气量狭小;见识短浅。亦用为自谦之词。
- 成语出处:
- 先秦 孔子《论语 子路》:“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
7
衡石量书
- 成语拼音:
- héng shí liàng shū
- 成语解释:
- 《史记·秦始皇本纪》:“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古时文书用竹简木札,以衡石来计算文书的重量,因用以形容君主勤于国政。亦作“衡石程书”。
- 成语出处:
- 《史记·秦始皇本纪》:“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於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
8
毁舟为杕
- 成语拼音:
- huǐ zhōu wéi duò
- 成语解释:
- 杕,通“舵”。将船改成舵。毁大物为小物,比喻随心所欲的不当行为。
- 成语出处:
- 《淮南子 说林训》:“心所说,毁舟为杕;心所欲,毁钟为铎。”
-
9
明察秋毫,不见舆薪
- 成语拼音:
- míng chá qiū háo,bù jiàn yú xīn
- 成语解释:
- 目光敏锐,可以看清鸟兽的毫毛,而看不到一车柴草。比喻为人精明,只看到小节,看不到大处
- 成语出处:
-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
10
事无大小
- 成语拼音:
- shì wú dà xiǎo
- 成语解释:
- 事情不分大小。形容什么事都管。
- 成语出处:
- 《文选 诸葛亮〈出师表〉》:“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八十五:“委萧瑀以庶政,事无大小,莫不关掌。”
* 关于不大不小的成语 形容不大不小的成语 描述不大不小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