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专行的成语 (14个)

1

权擅势

成语拼音:
zhuān quán shàn shì
成语解释:
独揽大权,独断
成语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赵策》:“先王之时,春阳君相,权擅势,蔽晦先王,独制官事。”
2

独断

成语拼音:
dú duàn zhuān xíng
成语解释:
断:决断;做决定。独自作出决定;自己想怎样做就怎样做。形容事不民主。
成语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在他却不免有点独断独,不把督抚放在眼里。”
3

称帝称王

成语拼音:
chēng dì chēng wáng
成语解释:
帝:帝王;王:君王。比喻凭借势力,飞扬跋扈,独断,狂妄自大
成语出处:
三国·魏·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4

称王称霸

成语拼音:
chēng wáng chēng bà
成语解释:
王:帝王;君王;霸:霸主;古代诸侯联盟的首领。自称为君主、霸主。比喻凭借势力;飞扬跋扈;独断
成语出处:
宋 汪元量《读史》诗:“刘项称王称霸,关张无命无功。”
5

称王称伯

成语拼音:
chēng wáng chēng bà
成语解释:
王:君王;伯:通“霸”,霸主。比喻凭借势力,飞扬跋扈,独断,狂妄自大
成语出处:
清·吴乔《答万季崊诗问》:“今人拘于宋人之说诗,而不问唐人违合,莫不称王称伯,狐魅后学,使尊奉己学。”
6

独揽大权

成语拼音:
dú lǎn dà quán
成语解释:
揽:把持。一个人把持着权力,独断
成语出处:
欧阳山《三家巷》:“不是我小弟看中这份官职,贪恋这份钱财,可总不能让那些赤化分子独揽大权,为所欲为。”
7

独是独非

成语拼音:
dú shì dú fēi
成语解释:
指不采纳众议,是与非自己说了算,独断
成语出处:
《旧唐书 忠义传上 王义方》:“天子置三公,九卿……本欲水火相济,盐梅相成,然后庶绩咸熙,风雨交泰,亦不可独是独非,皆由圣旨。”
8

刚褊自用

成语拼音:
gāng biǎn zì yòng
成语解释:
刚:坚硬;褊:狭隘;自用:凭主观意图事。坚硬固执,独断
成语出处:
宋·苏轼《提举玉局观谢表》:“伏念臣才不逮人,性多忤物,刚褊自用,可谓小忠,猖狂妄,乃蹈大难。”
9

狠愎自用

成语拼音:
hěn bì zì yòng
成语解释:
愎:倔强;自用:主观臆断。凶狠顽固,独断
成语出处:
《明史·陆粲传》:“璁狠愎自用,执拗多私。”
10

三日新妇

成语拼音:
sān rì xīn fù
成语解释:
旧时过门三日之新妇,举止不得自。因以喻动备受拘束者。
成语出处:
《梁书·曹景宗传》:“今来扬州作贵人,动转不得,路开车幔,小人辄言不可。闭置车中,如三日新妇。遭此邑邑,使人无气。”
* 关于专行的成语 形容专行的成语 描述专行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