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东东西西的成语 (635个)
-
221
堆积成山
- 成语拼音:
- duī jī chéng shān
- 成语解释:
- 东西堆积得像山一样。形容极多
- 成语出处:
- 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目前的历史转变时期,问题堆积成山,工作百端待举,加强党的领导,端正党的作风,具有决定的意义。”
-
222
独具慧眼
- 成语拼音:
- dú jù huì yǎn
- 成语解释:
- 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形容眼光敏锐,见解高超,能作出精细判断
- 成语出处:
- 丰子恺《谈自己的画》:“只有孩子们保住天真,独具慧眼,其言行多足供我欣赏者。”
-
223
挡箭牌
- 成语拼音:
- dǎng jiàn pái
- 成语解释:
- 古代可以抵挡刀箭用的盾牌。比喻推掉事情的借口或可你掩护的东西
- 成语出处:
- 庐隐《今后妇女的出路》:“她们拿拥护母权作挡箭牌,暗地里过着寄生的享乐生活。”
-
224
堆集如山
- 成语拼音:
- duī jí rú shān
- 成语解释:
- 堆集:堆积。东西堆积得像山一样。形容极多
- 成语出处:
-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外诸司》:“每遇冬月,诸乡纳粟秆草,牛车阗塞道路,车尾相衔,数千万辆不绝,场内堆集如山。”
-
225
滴里嘟噜
- 成语拼音:
- dī lǐ dū lū
- 成语解释:
- 形容大大小小的一串东西高低不齐地挂在一起,显得很累赘,不利落
- 成语出处:
-
226
大梦初醒
- 成语拼音:
- dà mèng chū xǐng
- 成语解释:
- 象做了一场大梦才醒。比喻被错误的东西蒙蔽了许久,开始醒悟过来。
- 成语出处:
- 《庄子·齐物论》:“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
-
227
荡然无存
- 成语拼音:
- dàng rán wú cún
- 成语解释:
- 。原有的物体像被洗涮掉一样完全不复存在。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毁坏或失去。
- 成语出处:
- 唐 白居易《议碑碣词赋》:“著诚去伪,小疵小弊,荡然无遗矣。”
-
228
荡然无余
- 成语拼音:
- dàng rán wú yú
- 成语解释:
- 荡:洗涤;荡然:干净的样子。全都毁坏,消失尽净。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或毁坏
- 成语出处:
- 南朝·梁·任昉《为梁武帝集坟籍令》:“近灾起柏梁,遂逐渠阁,青编素简,一同煨烬,湘囊綖柣,荡然无余。”
-
229
荡然无遗
- 成语拼音:
- dàng rán wú yí
- 成语解释:
- 荡:洗涤;荡然:干净的样子。全都毁坏,消失尽净。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或毁坏
- 成语出处:
- 唐·白居易《议碑碣词赋》:“著诚去伪,小疵小弊,荡然无遗矣。”
-
230
荡然一空
- 成语拼音:
- dàng rán yī kōng
- 成语解释:
- 荡:洗涤;荡然:干净的样子。全都毁坏,消失尽净。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或毁坏
- 成语出处:
- 《宋史·杨偕传》:“且州之四面,属羌遭贼驱胁,荡然一空,止存孤垒,犹四肢尽废,首面心腹独存也。”
-
231
堆山积海
- 成语拼音:
- duī shān jī hǎi
- 成语解释:
- 形容东西极多
- 成语出处: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6回:“别讲银子成了粪土,凭是世上有的,没有不是堆山积海的。”
-
232
刀头舔蜜
- 成语拼音:
- dāo tóu tiǎn mì
- 成语解释:
- 舔:用舌头接触东西或取东西。比喻利少害多。也指贪财好色,不顾性命。
- 成语出处:
- 《佛说四十二章经》:“佛言财色之于人,譬如小儿贪刀刃之蜜,甜不足一食之美,然有截舌之患也。”
-
233
睹物怀人
- 成语拼音:
- dǔ wù huái rén
- 成语解释:
- 睹:看见;怀:想念。看见死去或离去的人留下的东西就想起了这个人。形容深切的怀念
- 成语出处:
- 明·汤显祖《还魂记·忆女》:“睹物怀人,人去物华销尽,道的个仙果难成、名花易殒。”
-
234
睹物伤情
- 成语拼音:
- dǔ wù shāng qíng
- 成语解释:
- 看到东西就因想起它的主人而伤感动情。形容深切的怀念。睹:看见。
- 成语出处: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一:“今虽年久,尚然记忆。睹物伤情,不觉哀泣。”
-
235
睹物思人
- 成语拼音:
- dǔ wù sī rén
- 成语解释:
- 睹:看见。看到离去的人或死者留下的东西;就联想或怀念起这个人。常用于对死者的追思。
- 成语出处:
- 唐 斐铏《传奇 颜濬》:“贵妃赠避尘犀簪一枚,曰:‘异日睹物思人。’”
-
236
睹物兴悲
- 成语拼音:
- dǔ wù xīng bēi
- 成语解释:
- 睹:见;兴:起。见到与故人有关的东西而引起悲伤
- 成语出处:
- 明·朱鼎《玉镜台记·新亭流涕》:“猛然间睹物兴悲,早不觉潸然涕流。”
-
237
得鱼忘筌
- 成语拼音:
- dé yú wàng quán
- 成语解释:
- 筌:捕鱼用的竹器。捕到了鱼,忘掉了筌。比喻事情成功以后就忘了本来依靠的东西。
- 成语出处:
- 庄周《庄子 外物》:“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
-
238
典章文物
- 成语拼音:
- diǎn zhāng wén wù
- 成语解释:
- 指法令、礼乐、制度以及历代遗留下来的有价值的东西。
- 成语出处:
- 《明史·文苑传·徐一夔》:“幸而天历间虞集倣六典法,纂《经世大典》,一代典章文物粗备。”
-
239
盗跖之物
- 成语拼音:
- dào zhí zhī wù
- 成语解释:
- 跖:人名,传说是先秦时起义军领袖,封建社会称之为盗跖,代指坏人;物:物品。指盗贼抢劫来的东西。
- 成语出处: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38回:“这银子是我们江南这几个人的,并非盗跖之物,先生如何不受?”
-
240
扼吭夺食
- 成语拼音:
- è gāng duó shí
- 成语解释:
- 扼:用力掐着;亢:咽喉。扼住喉咙,夺走吃的东西。比喻使人处于绝境。
- 成语出处:
- 《元史·陈祖仁传》:“乃欲驱疲民以供大役,废其耕耨而荒其田亩,何异扼其吭而夺其食,以速其毙乎?”
* 关于东东西西的成语 形容东东西西的成语 描述东东西西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