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东东西西的成语 (635个)
-
181
不惜代价
- 成语拼音:
- bù xī dài jià
- 成语解释:
- 为得到某种东西或实现某个目标而不吝惜付出钱物、精力等
- 成语出处:
- 林斤澜《山深海阔》:“如若过于勉强,甚至到了不惜代价的地步,我一定是劝他淡薄些。”
-
182
不翼而飞
- 成语拼音:
- bù yì ér fēi
- 成语解释:
- 翼:翅膀;不翼:没有翅膀。没有翅膀就飞走了。形容消息等流传迅速;也比喻东西突然不见了。也作“无翼而飞”。
- 成语出处:
- 战国 齐 管仲《管子 戒篇》:“无翼而飞者,声也;无根而固者,情也。”
-
183
饱眼福
- 成语拼音:
- bǎo yǎn fú
- 成语解释:
- 看到想看而又难以看到的东西,并看个充分
- 成语出处:
- 陆文夫《江南厨王》:“但是每人都有这种可能,来读完这本《新潮食谱》,可以一饱口福,也可以一饱眼福。”
-
184
簸扬糠秕
- 成语拼音:
- bǒ yáng kāng bǐ
- 成语解释:
- 糠秕:谷皮和瘪谷,比喻无价值的东西。形容自己不如别人,无才而居前列
- 成语出处:
- 明·张居正《答宗伯董浔阳书》:“儿曹徼时厚幸,并登仕版,而懋修又邋居文孙之首,簸扬糠秕,殊为惭汗。”
-
185
敝帚千金
- 成语拼音:
- bì zhǒu qiān jīn
- 成语解释:
- 敝:破旧;敝帚:破旧的扫帚。自己的破扫帚;却看成价值千金的宝贝。比喻自己的东西即使不好;也十分爱惜。
- 成语出处:
- 汉 刘珍《东观汉记 光武帝纪》:“城降,婴儿老母,口以万数,一旦放兵纵火,闻之可谓酸鼻。家有敝帚,享之千金。禹宗室子孙,故尝更职,何忍行此!”
-
186
不知肉味
- 成语拼音:
- bù zhī ròu wèi
- 成语解释:
- 原指被美妙的音乐所陶醉,因而辨不出肉味。后形容专心学习,吃东西辨不出味道。也形容生活困难,无肉可吃。
- 成语出处:
- 春秋 孔子《论语 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
187
杯中物
- 成语拼音:
- bēi zhōng wù
- 成语解释:
- 杯子中的东西,指酒。
- 成语出处:
- 晋 陶潜《责子》诗:“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
188
秕者先行
- 成语拼音:
- bǐ zhě xiān xíng
- 成语解释:
- 秕:瘪谷,比喻无价值的东西。形容自己不如别人
- 成语出处: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簸之扬之,糠秕在前。”
-
189
簸之扬之,糠秕在前
- 成语拼音:
- bǒ zhī yáng zhī,kāng bǐ zài qián
- 成语解释:
- 糠秕:谷皮和瘪谷,比喻无价值的东西。形容自己不如别人
- 成语出处: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簸之扬之,糠秕在前。”
-
190
杯中之物
- 成语拼音:
- bēi zhōng zhī wù
- 成语解释:
- 杯子中的东西,指酒。同“杯中物”。
- 成语出处:
-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五卷:“一生挣得一副好酒量,闷来时只是饮酒,尽醉方休,日常饭食,有一顿,没一顿,都不计较,单少不得杯中之物。”
-
191
敝帚自享
- 成语拼音:
- bì zhǒu zì xiǎng
- 成语解释:
- 犹言敝帚自珍。比喻东西虽不好,自己却很珍惜。
- 成语出处:
- 清 包世臣《艺舟双楫 书刘文清后》:“唯余事斯,素有微契,而敝帚自享,从无连篇累牍之作。”
-
192
敝帚自珍
- 成语拼音:
- bì zhǒu zì zhēn
- 成语解释:
- 敝:破的;坏了;珍:爱惜。把自己家的破扫帚看成价值千金的宝贝;很爱惜。比喻东西虽差;自己却非常珍惜。
- 成语出处:
- 宋 陆游《秋思》:“遗簪见取终安用,弊帚虽微亦自珍。”
-
193
残杯冷炙
- 成语拼音:
- cán bēi lěng zhì
- 成语解释:
- 残:剩余;杯:指酒;炙:烤肉。指吃剩的饭菜。也比喻别人施舍的东西。
- 成语出处:
-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杂艺》:“唯不可令有称誉,见役勋贵,处之下坐,以取残杯冷炙之辱。”
-
194
吃白食
- 成语拼音:
- chī bái shí
- 成语解释:
- 白吃别人的饭,光吃饭不工作,吃东西不付钱,也指不务正业专靠讹诈为生
- 成语出处: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8卷:“况列位在此,无有我不破钞,反吃白食的。”
-
195
虫臂鼠肝
- 成语拼音:
- chóng bì shǔ gān
- 成语解释:
- 比喻极微小而无价值的东西。
- 成语出处:
- 庄周《庄子 大宗师》:“以汝为鼠肝乎?以汝为虫臂乎?”
-
196
寸草不留
- 成语拼音:
- cùn cǎo bù liú
- 成语解释:
- 寸草:小草。①一根小草也不给留下。②亦比喻把人斩尽杀绝或把各种东西破坏殆尽;什么也不留下。③比喻把头发剃得精光。④形容遭到天灾人祸后破坏得十分严重的景象。
- 成语出处:
- 宋 楼钥《攻媿集 英老真赞》:“大地一变,直教寸草不留。”
-
197
重重叠叠
- 成语拼音:
- chóng chóng dié dié
- 成语解释:
- 同样的东西层层堆叠或指反反复复
- 成语出处:
-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从今后衫儿、袖儿,都揾做重重叠叠的泪。”
-
198
尘饭涂羹
- 成语拼音:
- chén fàn tú gēng
- 成语解释:
- 涂:泥。尘做的饭,泥做的羹。指儿童游戏。比喻没有用处的东西。
- 成语出处:
- 韩非《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然至日晚必归饷者,尘饭涂羹可以戏而不可食也。”
-
199
尘垢秕糠
- 成语拼音:
- chén gòu bǐ kāng
- 成语解释:
- 尘:尘土;垢:污垢;秕:秕谷;糠:米皮。比喻琐碎而没有用的东西。
- 成语出处:
- 庄周《庄子 逍遥游》:“是其尘垢秕糠,将犹陶铸尧舜者也。”
-
200
楚弓楚得
- 成语拼音:
- chǔ gōng chǔ dé
- 成语解释:
- 楚国人丢掉的弓;仍然被楚国人拾到了。比喻自己丢失的东西落入与自己同为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人手中。形容肥水没有外流。
- 成语出处:
- 西汉 刘向《说苑》:“左右请求之。王曰:‘楚人遗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
* 关于东东西西的成语 形容东东西西的成语 描述东东西西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