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寄托的成语 (18个)

1

设言

成语拼音:
shè yán tuō yì
成语解释:
。用言语寓心意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每日一人学中,四处各坐,却八目勾留,或设言意,或咏桑寓柳,遥以心照,却外面自为避人眼目。”
2

兴寓情

成语拼音:
jì xìng yù qíng
成语解释:
;寓:含;兴:兴致。指作品中饱含了作者的兴致与情怀。
成语出处:
晋·王羲之《兰亭集序》:“或情,放浪形骸之外。”
3

于空言

成语拼音:
tuō yú kōng yán
成语解释:
所怀于文词议论。同“之空言”。
成语出处:
元·黄溍《格庵先生赵公阡表》:“道之不行,于空言,显显赵公,则既有闻。”
4

诸空言

成语拼音:
tuō zhū kōng yán
成语解释:
所怀于文词议论。同“之空言”。
成语出处:
清·朱珪《序》:“若方将试吏事,则由是以求之民物之情,利病之实,不徒诸空言也。”
5

物连类

成语拼音:
tuō wù lián lèi
成语解释:
指援引类似的事物己意。见“物引类”。
成语出处:
明·王炜《书胡立三先生诗稿后》:“诗之为用,共物连类,足以寓人不能宣之意。”
6

之空言

成语拼音:
tuō zhī kōng yán
成语解释:
所怀于文词议论。
成语出处:
汉 赵岐《〈孟子〉题辞》:“仲尼有云:‘我欲之空言,不如载之行事之深切著明也。’”按《史记 太史公自序》作“载之空言”。司马贞索隐:“案:孔子之言见《春秋纬》,太史公引之以成说也。空言谓褒贬是非也。”
7

物寓感

成语拼音:
tuō wù yù gǎn
成语解释:
假借外物情感。
成语出处:
明·王炜《慈竹堂记》:“夫奉亲致养者,孝子之折分;物寓感者,仁人之至情。”
8

物引类

成语拼音:
tuō wù yǐn lèi
成语解释:
指援引类似的事物己意。
成语出处:
宋 苏轼《答黄鲁直书》:“《古风》二首,物引类,真得古诗人之风,而轼非其人也。”
9

物寓兴

成语拼音:
tuō wù yù xīng
成语解释:
假借外物情致。
成语出处:
《宣和画谱·文同》:“凡于翰墨之间物寓兴,则见于水墨之戏。”
10

柱石之

成语拼音:
zhù shí zhī jì
成语解释:
。比喻国家委以重任,很大的希望
成语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朱浮传》:“委以大郡,任以威武,事有柱石之。”
11

百无聊赖

成语拼音:
bǎi wú liáo lài
成语解释:
百:泛指多;各个方面;聊赖:凭借;指生活或感情上的。指生活中思想感情没有依;精神空虚;感觉什么都没意思。指精神无所
成语出处:
傅専《阁夜》诗:“百无聊赖作词人,尽许闲愁集一身。”
12

空言

成语拼音:
tú tuō kōng yán
成语解释:
白把希望于空话。指只讲空话,而不实行。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太史公自序》:“子曰: ‘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13

比物此志

成语拼音:
bǐ wù cǐ zhì
成语解释:
比物:比类,比喻;志:心意。指用事物行为来、表达自己的心意。
成语出处:
东汉 贾谊《新书 阶级》:“故曰‘圣人有金城’者,比物此志也。”王先谦补注:“物,类也。志,意也。言臣如效死取义,则为国家不拔之基,圣人有‘金城’之语,正比类此意也。”
14

穷极无聊

成语拼音:
qióng jí wú liáo
成语解释:
无聊;精神空虚;无所。原形容生活贫困;生活没有着落。现多形容无事可做;精神上非常空虚。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费昶《思公子》诗:“虞卿亦何命,穷极若无聊。”
15

寓贬于褒

成语拼音:
yù biǎn yú bāo
成语解释:
寓:。在表面褒颂的词句下寓含讥讽的意思
成语出处: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78回:“又想文字付去未久,尚未刻镌,可即索回,另作一篇寓贬于褒之文便了。”
16

寓情于景

成语拼音:
yù qíng yú jǐng
成语解释:
在景色的描写中情感。
成语出处:
《山水田园诗传·前言》:“进入写景入情、寓情于景的艺术境界方面,做出了新的贡献。”
17

寓意深长

成语拼音:
yù yì shēn cháng
成语解释:
或隐含的意思很深(多指语言文字或艺术作品)。
成语出处:
宋 沈作喆《寓简》卷一:“诗之作也,其寓意深远,后之人莫能知之其意之所在也。”
18

寓言十九

成语拼音:
yù yán shí jiǔ
成语解释:
寓言:有所的话;十九:十分之九。十分之九是寓言。泛指文章的情节多属虚构
成语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寓言》:“寓言十九,重言十七。”
* 关于寄托的成语 形容寄托的成语 描述寄托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