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道的成语 (9个)

1

理所

成语拼音:
lǐ suǒ dāng rán
成语解释:
然:应如此。从理上讲应这样。
成语出处:
隋 王通《文中子 魏相篇》:“非辩也,理然耳。”
2

奸臣

成语拼音:
jiān chén dāng dào
成语解释:
奸佞的小人控制朝政。指坏人
成语出处: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15回:“此时因纣王失政,妲己残害生灵,奸臣,豺狼满朝,故此天心不顺。”
3

豺狼

成语拼音:
chái láng dāng dào
成语解释:
豺、狼:两种凶残的野兽;:正:横在路中间挡路。豺狼两种凶残的野兽横在路中间。比喻残暴的人掌权得势或违法横行;也作“虎狼路”。
成语出处:
汉 荀悦《汉纪 平帝纪》:“豺狼,安问狐狸!”
4

老罴

成语拼音:
lǎo pí dāng dào
成语解释:
比喻猛将镇守要塞。
成语出处:
《北史·王罴传》:“罴除华州剌史……便袒身露髻徒跣,持一白棒,大呼而出,谓曰:‘老罴卧,貉子那得过!’敌见,惊退。”
5

老熊

成语拼音:
lǎo xióng dāng dào
成语解释:
:把路挡住。比喻猛将镇守要塞
成语出处:
清·钱谦益《元日杂题长句八首》之五:“老熊踞津门,一旅师如万骑屯。”
6

卧狼

成语拼音:
wò láng dāng dào
成语解释:
:在路中。路上躺着恶狼。形容前途凶险
成语出处:
清·筱波山人《爱国魂·国忧》:“那任他卧狼,暴虎逼人,扫尽江河影。”
7

狮虎

成语拼音:
shī hǔ dāng dào
成语解释:
危险的阻障,指作为不采取行动的借口而捏造的或夸大了的危险
成语出处:
8

狐虎之威

成语拼音:
hú hǔ zhī wēi
成语解释:
狐狸与老虎相互勾结而表现出来的威势。比喻权贵者与其爪牙串通一气而发出的淫威。
成语出处:
鲁迅《且介亭杂文·忆韦素园君》:“因为段祺瑞总理和他的帮闲们的迫压,我已经逃到厦门,但北京的狐虎之威还正是无穷无尽。”
9

名正言顺

成语拼音:
míng zhèng yán shùn
成语解释:
名正:名义或名分正;言顺:理讲得通。指名分或名义正说起话来便顺理;逆理也讲得通。亦泛指做事有充分正的理由。
成语出处:
春秋 孔子《论语 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 关于当道的成语 形容当道的成语 描述当道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