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攻守的成语 (6个)

1

同盟

成语拼音:
gōng shǒu tóng méng
成语解释:
原指国与国之间订立盟约,战时彼此联合进或防卫。现多指坏人互相订约,为掩盖罪恶而一致行动。
成语出处:
清 梁启超《中国外交方针私议》:“日本既与英结英日同盟,及日俄战役方酣,又与韩结日韩同盟。”
2

成语拼音:
yǐ gōng wéi shǒu
成语解释:
以:凭借;用。用主动进的战略作为积极防御的措施。
成语出处:
宋 陈亮《酌古论 先主》:“且吾又闻之,用兵之道,有法,有法,此用兵之常也;以,以,此兵之变也。”
3

进可以,退可以

成语拼音:
jìn kě yǐ gōng,tuì kě yǐ shǒu
成语解释:
进:前进;退:退却;:防,固。前进可以击,后退可以固。比喻进和防都有主动权
成语出处:
明·归有光《菎山县倭寇始末书》:“凡此数事,果能断自乃心,豫有成算,则用足兵强,形势险固,人心坚励,进可以,退可以。”
4

进可以,据可以

成语拼音:
jìn kě yǐ gōng,jù kě yǐ shǒu
成语解释:
进:前进;退:退却;据:占据。前进可以击,后退可以固。比喻进和防都有主动权
成语出处:
刘流《烈火金刚》第29回:“要是利用得好,那是进可以,据可以,游可以击,退可以走。”
5

成语拼音:
shū gōng mò shǒu
成语解释:
输:公输般,即战国时期有名木匠“鲁般”;墨:墨子,战国时期思想家。比喻双方力量相仿,各显神通
成语出处:
战国·宋·墨翟《墨子·公输》:“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般九设城之机变,子墨子九拒之。公输般之械尽,子墨子御有余。”
6

成语拼音:
yǐ shǒu wéi gōng
成语解释:
用防御作为击破敌人的手段。
成语出处:
宋·秦观《边防策下》:“盖充国以先零穷寇,急与之角,则中国必有馈挽转输之劳,故罢骑留屯而图以期月,此则以者也。”
* 关于攻守的成语 形容攻守的成语 描述攻守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