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枣梨的成语 (6个)

1

成语拼音:
tuī lí ràng zǎo
成语解释:
汉末孔融兄弟七人,融居第六,四岁时,与诸兄共食,融取小者,大人问其故,答道:“我小儿,法当取小者。”见《后汉书·孔融传》李贤注。又南朝梁王泰幼时,祖母集诸孙侄,散栗于床,群儿皆竞取,泰独不取。问之,答道:“不取,自当得赐。”见《梁书·王泰传》。后因以
成语出处:
汉末孔融兄弟七人,融居第六,四岁时,与诸兄共食,融取小者,大人问其故,答道:“我小儿,法当取小者。”见《后汉书·孔融传》李贤注。又南朝梁王泰幼时,祖母集诸孙侄,散栗于床,群儿皆竞取,泰独不取。问之,答道:“不取,自当得赐。”见
2

付之

成语拼音:
fù zhī lí zǎo
成语解释:
指刻版刊印书籍。:旧时刻书多用木,古代称书版。
成语出处: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段序》:“然欲付而啬于资,素愿莫偿,恒深歉怅。”
3

成语拼音:
huò zǎo zāi lí
成语解释:
旧时印书,多用木刻板。比喻滥刻无用的书。
成语出处: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滦阳消夏录六》:“至于交通声气,号召生徒,祸,递相神圣,不但有明未造标榜多诬,即月泉吟社诸人亦病未离乎客气。”
4

成语拼音:
ràng zǎo tuī lí
成语解释:
小儿推让食物的典故。比喻兄弟友爱。
成语出处:
《梁书 王泰传》:“年数岁时,祖母集诸孙侄,散栗于床上。群儿皆竞之,泰独不取。”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孔融传》李贤注引《孔融家传》:“年四岁时,每与诸兄共食,融辄引小者。”
5

成语拼音:
zāi lí huò zǎo
成语解释:
从前印书用木或木刻板。形容滥刻无用不好的书。
成语出处: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六:“至于交通声气,号召生徒,祸,递相神圣,不但有明末造,标榜多诬,即月泉吟社诸人,亦病未离乎客气矣。”
6

成语拼音:
jiāo lí huǒ zǎo
成语解释:
道教经书中所说的“仙果”。
成语出处:
《真诰·运象二》:“玉醴金浆,交,此则腾飞之药,不比于金丹也。”
* 关于枣梨的成语 形容枣梨的成语 描述枣梨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