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利的成语 (8个)

1

谷贱伤农

成语拼音:
gǔ jiàn shāng nóng
成语解释:
指粮价过低,损害农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食货志上》:“籴甚贵伤;甚贱伤农。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
2

乱臣贼子

成语拼音:
luàn chén zéi zǐ
成语解释:
旧时指不忠君主;不守臣道;作风反叛的大臣。后指破坏国家统一;损害人益的恶人。也作“逆子贼臣”。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滕文公下》:“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3

秋毫不犯

成语拼音:
qiū háo bù fàn
成语解释:
秋毫:鸟兽秋天新换的绒毛,比喻极细微的东西;犯:侵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益。
成语出处:
《史记 项羽本纪》:“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封府库,而待将军。”《后汉书 岑彭传》:“持军整齐,秋毫无犯。”
4

秋毫勿犯

成语拼音:
qiū háo wù fàn
成语解释:
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益。同“秋毫无犯”。
成语出处:
《北史 隋纪下 炀帝》:“营垒所次,务在整肃,刍荛有禁,秋毫勿犯。”
5

福国

成语拼音:
fú guó lì mín
成语解释:
福:护佑。为国家和人造福谋
成语出处:
范文澜《中国近代史》第一章:“林则徐给其妻郑夫人家书里说:‘盖以身许国,但求福国,与无害。”
6

益国

成语拼音:
yì guó lì mín
成语解释:
对国家、对人都有
成语出处:
《周书·文帝纪下》:“参考变通,可以益国便时适治者,为二十四新制。”
7

成语拼音:
guó lì mín fú
成语解释:
益。国家的益和人的幸福
成语出处:
蔡东藩《国通俗演义》第15回:“如车有辙,如舟有舵,无旁挠,无中阻,以专趋国福之一途。”
8

成语拼音:
yīn mín fù lì
成语解释:
:使人富裕。旧指国家统治者的责任,就在于使人富裕,使国家财物充足
成语出处:
汉·徐斡《中论·治引》:“夫明哲之为用也,乃能殷,使万物无不尽其极者也。”
* 关于民利的成语 形容民利的成语 描述民利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