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湿湿的成语 (14个)

1

相呴相濡

成语拼音:
xiāng xǔ xiāng rú
成语解释:
呴:吐口水;濡:沾湿。互相吐口水,湿润对方。比喻在困境中相互救助
成语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2

相呴以湿

成语拼音:
xiāng xǔ yǐ shī
成语解释:
彼此以呼出的气湿润对方。《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成玄英疏:“呴气相湿。”后以喻在困难时以微小的力量,竭力互相帮助。
成语出处:
《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成玄英疏:“呴气相湿。”
3

推干就湿

成语拼音:
tuī gàn jiù shī
成语解释:
同“推燥居湿”。
成语出处:
明·徐田臣《杀狗记·孙荣奠墓》:“三年乳哺恩爱深,推干就湿多劳顿。”
4

推燥居湿

成语拼音:
tuī zào jū shī
成语解释:
把干的地方让给幼儿,自己睡在湿的地方。形容抚育孩子的辛劳。
成语出处:
《孝经援神契》:“母之于子也,鞠养殷勤,推燥居湿,绝少分甘。”
5

煨干避湿

成语拼音:
wēi gàn bì shī
成语解释:
见“煨干就湿
成语出处:
元·李行道《灰阑记》第四折:“生下这孩儿,十月怀胎,三年乳哺,咽苦吐甜,煨干避湿,不知受了多少辛苦。”
6

久束湿

成语拼音:
jiǔ shù shī xīn
成语解释:
长期捆着的潮湿柴草。喻思想保守,不易接受新事物。
成语出处: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自叙:“而彼久束湿薪之大多数人,犹或曰:‘吾秦人而子语我以越之肥瘠也。’”
7

湿濡沫

成语拼音:
nì shī rú mò
成语解释:
“呴”念xǔ。语本《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呴以湿,相濡以沫。”比喻同处困境,互相救助。
成语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大宗师》:“相呴以湿,相濡以沫。”
8

偎干就湿

成语拼音:
wēi gàn jiù shī
成语解释:
形容母亲抚育幼儿之辛苦。谓幼儿溺床,母亲宁可以身就湿,使小儿卧处常干。
成语出处:
元·无名氏《冻苏秦》第二折:“且休说怀耽十月,只从小偎干就湿,几口气抬举他偌大,便恰似燕子衔食。”
9

煨干就湿

成语拼音:
wēi gàn jiù shī
成语解释:
极言抚育孩子的辛苦。
成语出处:
元·无名氏《杀狗劝夫》第三折:“不想共乳同胞一体分,煨干就湿母艰辛。”
10

风寒暑湿

成语拼音:
fēng hán shǔ shī
成语解释:
导致患病的四种因素。泛指致病的原因
成语出处:
元·无名氏《来生债》楔子:“他的病可着我猜,我依着他便了。你不是风寒暑湿么?”
* 关于湿湿的成语 形容湿湿的成语 描述湿湿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