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溺溺的成语 (24个)

1

己饥

成语拼音:
jǐ nì jǐ jī
成语解释:
亦作“己饥己”。语出《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者,由己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后因以“己己饥”或“己饥己”谓视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们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
成语出处:
语出《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者,由己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
2

己饥己

成语拼音:
jǐ jī jǐ nì
成语解释:
别人挨饿、落水就象自己挨饿、落水一样。旧时形容在位者关心人民疾苦。也比喻对别人的痛苦深表同情,并将解除别人的痛苦为己任。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下》:“禹思天下有者,由己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
3

安于故俗,于旧闻

成语拼音:
ān yú gù sú,nì yú jiù wén
成语解释:
俗:习俗。:沉,陷入。拘守于老习惯,局限于旧见闻。形容因循守旧,安于现状。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商君列传》:“常人安于故俗,学者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
4

救焚拯

成语拼音:
jiù fén zhěng nì
成语解释:
焚:火灾;:水灾。救人于水火之中。形容紧急救助陷于困境中的人
成语出处:
汉 王充《论衡 自纪》:“救火拯,义不得好,辩论是非,言不得巧。”
5

救火拯

成语拼音:
jiù huǒ zhěng nì
成语解释:
见“救焚拯”。
成语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梁惠王》:“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将以迎王师。”
6

叔援

成语拼音:
sǎo nì shū yuán
成语解释:
语出《孟子 离娄上》:“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援之以手者,权也。”后以“嫂叔援”喻视实际情况而变通做法。
成语出处:
语出《孟子·离娄上》:“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援之以手者,权也。”
7

授手援

成语拼音:
shòu shǒu yuán nì
成语解释:
授手:伸手;:淹没。伸手去救落水的人。比喻救援苦难的人
成语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天下,援之以道;嫂,援之以手。”
8

扶危

成语拼音:
zhěng nì fú wēi
成语解释:
拯:救。:落水者。危:危难。救助落水者,扶持危难中的人或国家。亦作“拯危扶”、“拯危济困”。
成语出处:
《陈书·虞寄传》:“然夷凶剪乱,拯扶危,四海乐推,三灵眷命,揖让而居南面者,陈氏也。”
9

拯危扶

成语拼音:
zhěng wēi fú nì
成语解释:
:落水者;危:危乱,指动乱中的国家。拯救、帮助受难的百姓和动乱中的国家
成语出处: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73回:“岂有论道经邦之志,全无拯危扶之心。”
10

山隅

成语拼音:
bì nì shān yú
成语解释:
指防止淹死而躲入山隅。表示远远回避。
成语出处:
汉 司马相如《美人赋》:“譬于防火水中,避山隅,此乃未见其可欲。”
* 关于溺溺的成语 形容溺溺的成语 描述溺溺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