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统治的成语 (71个)

21

敦诗说礼

成语拼音:
dūn shī shuō lǐ
成语解释:
敦:敦厚。诗:《诗经》。诚恳地学《诗》,大力讲《礼》。旧时阶级表示要按照《诗经》温柔敦厚的精神和古礼的规定办事。
成语出处:
许地山《在费总理的客厅里》:“假使人来查办,一领他们到这敦诗说礼之堂来看看,捐册、帐本、褒奖状……他们还能指摘什么?”
22

帝王将相

成语拼音:
dì wáng jiòn xiàng
成语解释:
皇帝、王侯、及文臣武将。指封建时代上层者。
成语出处:
《史记·陈涉世家》:“且壮士不死即日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23

大夜弥天

成语拼音:
dà yè mí tiān
成语解释:
弥天:满天。比喻黑暗势力弥漫长空,一切
成语出处:
鲁迅《序例》:“时大夜弥天,璧月澄照,饕蚊遥叹,余在广州。”
24

儿皇帝

成语拼音:
ér huáng dì
成语解释:
五代时期石敬瑭勾结契丹建立后晋,对契丹主自称儿皇帝。后泛指投靠外国,建立傀儡政权的
成语出处:
《新五代史 四夷附录第一》:“学士以先君之命为书以赐国君,其书常曰:‘报儿皇帝云。’”
25

犯上作乱

成语拼音:
fàn shàng zuò luàn
成语解释:
犯:干犯。封建者指人民的反抗、起义。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学而》:“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26

辅世长民

成语拼音:
fǔ shì zhǎng mín
成语解释:
辅世:辅佐当世的国君。长民:人民。辅佐当世的国君人民。
成语出处:
《孟子·公孙丑下》:“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民莫如德。”
27

苟安一隅

成语拼音:
gǒu ān yī yú
成语解释:
苟安:暂且偷生;一隅:一个角落。指一个小地方。暂且在一个小地方偷安。指者对外来侵略不进行抵抗。占据一个小地方以偷安。
成语出处: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59回:“方今奸臣弄权,专主和议;朝廷听信奸言,希图苟安一隅,无用兵之志。”
28

官逼民反

成语拼音:
guān bī mín fǎn
成语解释:
在反动者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下,人民无法生活,被迫奋起反抗。
成语出处:
清 魏源《圣武记》第九卷:“初教匪起事,皆以官逼民反为词。”
29

横赋暴敛

成语拼音:
héng fù bào liǎn
成语解释:
横、暴:残暴,强横,凶狠;赋、敛:征税,聚财。强横残暴地征收苛捐杂税。形容反动阶级贪婪凶狠、搜刮人民的罪行。
成语出处:
宋·朱熹《已酉拟上封事》:“国家财用皆出人民,如有不节而用度有阙,则横赋暴敛必将有及于民,虽有爱人之心,而民不被其泽矣。”
30

侯王将相

成语拼音:
hóu wáng jiàng xiàng
成语解释:
王侯、武将和文臣。指古代阶级的上层代表势力
成语出处:
唐·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侯王将相望久绝,神纵欲福难为功。”
31

化外之民

成语拼音:
huà wài zhī mín
成语解释:
化:开化;民:民众。文明地区以外的民众,即没有开化的民众。旧时阶级的偏见,指中国教化达不到、法律管不着的少数民族。
成语出处:
《唐律疏义·名例》:“诸化外之人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
32

横征暴敛

成语拼音:
héng zhēng bào liǎn
成语解释:
横:蛮横;征:征发;征税;敛:搜刮。强横残暴地征收苛捐杂税。形容反动阶级贪婪凶狠、搜刮人民的罪行。
成语出处:
清 吴趼人《痛史》:“名目是规划钱粮,措置财赋,其实是横征暴敛,剥削脂膏。”
33

呼之即来,挥之即去

成语拼音:
hū zhī jí lái,huī zhī jí qù
成语解释:
即:就,立刻;挥:挥手。叫他来就来,叫他走就走。形容阶级对下属或奴才的任意使唤。
成语出处:
《史记·汲郑列传》:“使黯(汲黯)任职居官,无以逾人。然至其辅少主,守城深坚,招之不来,麾之不去,虽自谓贲育亦不能夺之矣。”
34

景公求雨

成语拼音:
jǐng gōng qiú yǔ
成语解释:
祈求龙王降雨的迷信活动。比喻者体恤民情,顺应民意
成语出处:
春秋·齐·晏婴《晏子春秋·内篇谏上》:“于是景公出野暴露。三日,天果大雨,民尽得种时。”
35

九儒十丐

成语拼音:
jiǔ rú shí gài
成语解释:
儒:旧指读书人。元代者把人分为十等,读书人列为九等,居于末等的乞丐之上。后指知识分子受到歧视和苛待。
成语出处:
宋·郑恩肖《心史》:“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猎、八民、九儒、十丐。”
36

狡兔死,良狗烹

成语拼音:
jiǎo tù sǐ,liáng gǒu pēng
成语解释:
烹:烧煮。兔子死了,猎狗就被人烹食。比喻给者效劳的人事成后被抛弃或杀掉。
成语出处:
《韩非子 内储说左下》:“狡兔尽则良犬烹,敌国灭则谋臣亡。《史记 越王勾践世家》:“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37

狡兔死,良犬烹

成语拼音:
jiǎo tù sǐ,liáng quǎn pēng
成语解释:
比喻给者效劳的人事成后被抛弃或杀掉。同“狡兔死,良狗烹”。
成语出处:
《东周列国志》第八三回:“吾闻‘狡兔死而良犬烹’。敌国如灭,谋臣必亡。”
38

苛捐杂税

成语拼音:
kē juān zá shuì
成语解释:
苛:苛细、繁重;杂:多种多样的。指旧社会反动者压榨劳动人民而强行征收的苛细繁重的捐税。
成语出处:
郭沫若《天地玄黄 拙劣的犯罪》:“在整个经济危机之下,在严重的苛捐杂税之下,在卑劣的利诱腐化之下,成本提高了,购买力减低了。”
39

苛政猛虎

成语拼音:
kē zhèng měng hǔ
成语解释:
苛政:残暴地。指残酷压迫剥削人民的政策比老虎还要凶恶暴虐
成语出处:
续范亭《老妇行》:“军阀盗贼真可恶!苛政猛虎向谁诉?”
40

龙楼凤阁

成语拼音:
lóng lóu fèng gé
成语解释:
①帝王的宫殿、楼阁。②喻指封建者的巢穴。
成语出处:
元·马致远《拨不断》:“九重天,二十年,龙楼凤阁都曾见。”
* 关于统治的成语 形容统治的成语 描述统治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