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成语列表 (40928个)

1621

不辞而别

成语拼音:
bù cí ér bié
成语解释:
辞:告辞;别:离别。没有打招呼;就离开了;或悄悄地溜走了。也作“不辞而行”、“不告而别”。
成语出处:
老舍《不成问题的问题》:“于是,大家想不辞而别。”
1622

魂牵梦萦

成语拼音:
hún qiān mèng yíng
成语解释:
牵:牵挂;萦:萦怀。某事牵动灵魂;萦绕于梦中。形容万分思念。也作“魂牵梦绕”。
成语出处:
宋 刘过《醉太平》词:“思君忆君,魂牵梦萦。”
1623

火眼金睛

成语拼音:
huǒ yǎn jīn jīng
成语解释:
睛:眼珠。原指《西游记》中孙悟空能识别妖魔鬼怪的眼睛。后比喻眼光十分犀利;能识别真伪。
成语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40回:“我老孙火眼金睛,认得好歹。”
1624

接二连三

成语拼音:
jiē èr lián sān
成语解释:
一个接着一个;连续不断。
成语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99回:“家中事情接二连三,也无暇及此。”
1625

见风使舵

成语拼音:
jiàn fēng shǐ duò
成语解释:
看风向掌舵。比喻随机应变看形势办事。
成语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别事见风使帆,再作道理。”
1626

九九归一

成语拼音:
jiǔ jiǔ guī yī
成语解释:
绕了不少圈子,最后又还了原。
成语出处:
秦兆阳《回答》:“我这个糟老头子捡点破烂,虽说有点霸道,九九归一,也是生活逼的。”
1627

吉祥如意

成语拼音:
jí xiáng rú yì
成语解释:
祥:祥瑞。吉利祥和;万事如意。多用祝颂他人美满称心。
成语出处:
南北朝 张成《造像题字》:“为亡父母敬造观音像一区,合家大小八口人等供奉,吉祥如意。”
1628

量力而行

成语拼音:
liàng lì ér xíng
成语解释:
量:估量;估计;行:做;干。衡量自己的力量去行事。
成语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十五年》:“力能则进,否则退,量力而行。”
1629

量体裁衣

成语拼音:
liàng tǐ cái yī
成语解释:
量:计量。根据自己的身体长短来裁衣服。比喻按具体情况办事。
成语出处:
《南齐书 张融传》:“今送一通故衣,意谓虽故,乃胜新也。是吾所著,已令裁减称卿之体。”
1630

力挽狂澜

成语拼音:
lì wǎn kuáng lán
成语解释:
力:竭力;挽:挽回;狂澜:巨大的波浪。用力阻止巨大的波浪。比喻竭力扭转险恶危急的局势。
成语出处:
唐 韩愈《进学解》:“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
1631

前倨后恭

成语拼音:
qián jù hòu gōng
成语解释:
先前态度傲慢;后来恭敬有礼。形容前后态度截然不同。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苏秦列传》:“苏秦笑谓其嫂曰:‘何前倨而后恭也?’”
1632

情同手足

成语拼音:
qíng tóng shǒu zú
成语解释:
情:交谊;交情;手足:喻指兄弟。比喻感情很好;像亲兄弟一样。
成语出处: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41回:“辛环曰:‘名虽各姓,情同手足。’”
1633

若即若离

成语拼音:
ruò jí ruò lí
成语解释:
即;凑近。好象接近;又好像不接近。形容对人保持一定距离。
成语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这边两个新人在新房里乍来乍去,如蛱蝶穿花;若即若离,似蜻蜓点水。”
1634

人言可畏

成语拼音:
rén yán kě wèi
成语解释:
言:指流言蜚语。人的流言蜚语是可怕的。
成语出处:
《诗经 郑风 将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1635

孺子牛

成语拼音:
rú zǐ niú
成语解释:
孺子:儿童。儿童游戏时牵着走的由大人扮成的牛。比喻甘愿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人
成语出处:
郭小川《登九山》:“人在变,思想在变,多少英雄甘当孺子牛。”
1636

挖墙脚

成语拼音:
wā qiáng jiǎo
成语解释:
比喻拆台
成语出处:
毛泽东《统一战线的独立自主问题》:“彼此不挖墙脚,彼此不在对方军政军内组织秘密支部。”
1637

无懈可击

成语拼音:
wú xiè kě jī
成语解释:
懈:松懈;击:攻击。没有一点弱点可以让人攻击。形容十分严密;找不到一点漏洞。
成语出处:
先秦 孙武《孙子 计》:“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曹操注:“击其懈怠,出其空虚。”
1638

先入为主

成语拼音:
xiān rù wéi zhǔ
成语解释:
指先听进的话或先获得的印象;往往在头脑中占主导地位;以后再遇到不同的意见时;就不容易接受。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息夫躬传》:“唯陛下观览古戒,反覆参考,无以先入之语为主。”
1639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成语拼音:
xiān tiān xià zhī yōu ér yōu,hòu tiān xià zhī lè ér lè
成语解释:
忧虑在天下人之前,享受在天下人之后。比喻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成语出处: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1640

欲速则不达

成语拼音:
yù sù zé bù dá
成语解释:
速:快;达:达到。指过于性急图快,反而不能达到目的。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子路》:“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 网站提供40929个成语大全和成语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