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的成语 (1967个)

1461

投其所好

成语拼音:
tóu qí suǒ hào
成语解释:
投合对方的爱好;有巴结讨好的意味。投:投合;迎合;好:爱好;喜好;所好:喜好的事物。
成语出处: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富翁见说是丹术,一发投其所好。”
1462

兔起乌沉

成语拼音:
tù qǐ wū chén
成语解释:
谓月出日落。
成语出处:
《参同契》上卷:“昏明顺寒暑。”后蜀·彭晓注:“兔起乌沉,升降于三百八十四日。”
1463

同气相求

成语拼音:
tóng qì xiāng qiú
成语解释:
比喻志趣相同的人自然结合在一起。
成语出处:
《周易 干》:“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
1464

听其言而观其行

成语拼音:
tīng qí yán ér guān qí xíng
成语解释:
听了他的话,还要看他的行动。指不要只听言论,还要看实际行动。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公冶长》:“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1465

听其言观其行

成语拼音:
tīng qí yán guān qí xíng
成语解释:
听一个人说什么,又看他做什么
成语出处: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31回:“自以为举世可欺,听其言而观其行,殊不知肺肝如见。”
1466

吐气扬眉

成语拼音:
tǔ qì yáng méi
成语解释:
形容受压抑的心情得以舒展而感到快意。
成语出处:
明·孙仁孺《东郭记·与之大夫》:“吐气扬眉,青云激励,却怜小友尚穷乏。”
1467

听其自便

成语拼音:
tīng qí zì biàn
成语解释:
听:听任。听任它自然发展与行动
成语出处:
清·薛福成《请豁除旧禁招徕华民疏》:“中国出洋之民数百万,粤人以佣工为较多,其俗里虽贱视之,尚能听其自便,衣食之外,颇积余财。”
1468

听其自流

成语拼音:
tīng qí zì liú
成语解释:
指不加约束、引导,听任自由发展。
成语出处:
《淮南子 修务训》:“听其自流,待其自生,则鲧禹之功不立,而后稷之智不用。”
1469

停妻再娶

成语拼音:
tíng qī zài qǔ
成语解释:
有妻并未离异,又与人正式结婚。
成语出处:
元·杨景贤《刘行首》第三折:“员外,你不回家来,原来在这里,做个停妻再娶妻。我和你见官去。”
1470

听其自然

成语拼音:
tīng qí zì rán
成语解释:
听任它自然发展;不去过问。形容放任自流。也指尊重客观规律。听:听凭。
成语出处: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8回:“王玉辉也不懊悔,听其自然,每日在牛公庵看书。”
1471

突如其来

成语拼音:
tū rú qí lái
成语解释:
突然发生或到来。突如:出乎意料;突然来临。
成语出处:
《周易 离》:“象曰:‘突如其来如无所容地。’”
1472

泰山不辞土壤,故能成其高

成语拼音:
tài shān bù cí tǔ rǎng,gù néng chéng qí gāo
成语解释:
泰山不排除细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
成语出处:
太平天国·洪秀全《原道醒世训》:“是以泰山不辞土壤,故能成其高;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1473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

成语拼音:
tài shān bù ràng tǔ rǎng,gù néng chéng qí dà
成语解释:
让:推辞,拒绝。泰山不排除细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
成语出处:
秦·李斯《上书秦始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1474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高

成语拼音:
tài shān bù ràng tǔ rǎng,gù néng chéng qí gāo
成语解释:
让:推辞,拒绝。泰山不排除细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
成语出处:
清·张岱《岱志》:“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高。未到泰山者,泰山壁立千丈,不藉寸土,栉沐甚净。”
1475

同声共气

成语拼音:
tóng shēng gòng qì
成语解释:
比喻亲密无间,志趣相合。
成语出处:
清·李渔《蜃中楼·耳卜》:“我想世上的人,同声共气的也有,谁似我们两个德性、才华,不争分寸。”
1476

兔死狐悲,物伤其类

成语拼音:
tù sǐ hú bēi,wù shāng qí lèi
成语解释:
兔子死了,狐狸感到悲伤。比喻因同类的失败或死亡而感到悲伤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9回:“获曰:‘兔死狐悲,物伤其类’。吾与汝皆是各洞之主,往日无冤,何故害我?”
1477

投鼠忌器

成语拼音:
tóu shǔ jì qì
成语解释:
想用东西打老鼠;又怕打坏了老鼠旁边的器物。比喻想打击坏人而又有所顾忌。
成语出处:
汉 贾谊《治安策》:“里谚曰:‘欲投鼠而忌器。’此善喻也。鼠近于器,尚惮不投,恐伤其器,况于贵臣之近主乎!”
1478

天上麒麟

成语拼音:
tiān shàng qí lín
成语解释:
称赞他人之子有文才。
成语出处:
《南史 徐陵传》:“年数岁,家人携以候沙门释宝志,宝志摩其顶曰:‘天上石麒麟也。’”
1479

泰山其颓

成语拼音:
tài shān qí tuí
成语解释:
旧时用于哀悼大家敬仰的人。
成语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檀弓上》:“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
1480

吞声忍气

成语拼音:
tūn shēng rěn qì
成语解释:
吞声:不敢出声;忍:忍耐。形容受了气而勉强忍耐,不敢出声。
成语出处:
元 高文秀《黑旋风》第一折:“我只是吞声忍气,匿迹潜形。”
* qi成语,qi的成语,带qi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