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的成语 (1967个)

1481

吞声忍泣

成语拼音:
tūn shēng rěn qì
成语解释:
吞声:有话不敢说出来。流泪入口,不敢哭出声响。形容无声地悲泣
成语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段氏》:“我所以吞声忍泣者,为无儿耳。”
1482

同声同气

成语拼音:
tóng shēng tóng qì
成语解释:
见“同声共气”。
成语出处:
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四回:“故小弟要进京里寻个知己,代他干营,好来任这海关监督,这时同声同气,才好做事。”
1483

童叟无欺

成语拼音:
tóng sǒu wú qī
成语解释:
童:未成年的孩子;叟:年老的男人;欺:蒙骗。既不欺骗小孩也不欺骗老人。指买卖公平。
成语出处: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回:“但不知可有‘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的字样没有?”
1484

偷声细气

成语拼音:
tōu shēng xì qì
成语解释:
轻声轻气。
成语出处:
柳青《创业史》第一部题叙:“啥话?看你偷声细气的样子!”
1485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成语拼音:
tóng shēng xiāng yìng,tóng qì xiāng qiú
成语解释:
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指志趣、意见相同的人互相响应,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成语出处:
《易·乾》:“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
1486

吞声饮泣

成语拼音:
tūn shēng yǐn qì
成语解释:
形容不出声地悲泣。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9回:“琼英知道了这个消息,如万箭攒心,日夜吞声饮泣,珠泪偷弹。”
1487

吞声饮气

成语拼音:
tūn shēng yǐn qì
成语解释:
犹吞声忍气。
成语出处:
《北史·儒林传下》:“吞声饮气,恶呻吟之响,忍酸辛之酷哉!”
1488

吞炭漆身

成语拼音:
tūn tàn qī shēn
成语解释:
战国时,豫让受知于智伯。后,韩、赵、魏三家合力攻杀智伯。豫让为报知遇之恩,矢志复仇。于是漆身为厉,吞炭为哑,改变声音形貌,伺机刺杀赵襄子,事败而死。事见《战国策·赵策一》、《史记·刺客列传》。后以为忍辱含垢,矢志复仇的典实。
成语出处:
战国时,豫让受知于智伯。后,韩、赵、魏三家合力攻杀智伯。豫让为报知遇之恩,矢志复仇。于是漆身为厉,吞炭为哑,改变声音形貌,伺机刺杀赵襄子,事败而死。事见《战国策·赵策一》、《史记·刺客列传》。
1489

同休等戚

成语拼音:
tóng xiū děng qī
成语解释:
见“同休共戚”。
成语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费诗传》:“同休等戚,祸福共之。”
1490

同休共戚

成语拼音:
tóng xiū gòng qī
成语解释:
亦作“同休等戚”。①谓同欢乐共忧患。形容关系密切,利害一致。②偏指共患难。
成语出处:
《周书·尉迟迥传》:“吾居将相与国舅甥,同休共戚,义由一体。”
1491

痛心绝气

成语拼音:
tòng xīn jué qì
成语解释:
形容悲愤到极点。
成语出处:
《晋书 桓温传》:“今寇贼冰消,大事垂定……而横议妄生,成此贝锦,使垂灭之贼复获苏息,所以痛心绝气,悲慨弥深。”
1492

天下奇闻

成语拼音:
tiān xià qí wén
成语解释:
奇闻:罕见的见闻。天下少有的令人惊奇的事情
成语出处:
欧阳山《三家巷》:“天下奇闻,从总司令到一名下等兵,都没有一个共产党员。”
1493

疼心泣血

成语拼音:
téng xīn qì xuè
成语解释:
泣血:十分哀痛。痛煞心田,哭出血泪
成语出处: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94回:“奋身而战,力尽神疲,疼心泣血,哀号请救。”
1494

痛心泣血

成语拼音:
tòng xīn qì xuè
成语解释:
泣血:流血泪。痛煞心田,哭出血泪。形容十分悲痛
成语出处:
汉·荀悦《汉纪·孝元皇帝纪下》:“若夫石显可以痛心泣血矣,岂不疾之哉!”
1495

天行时气

成语拼音:
tiān xíng shí qì
成语解释:
行:流行;时:季节,气候;气:疫气,疾病。因气候不正常而引起的流行病。
成语出处:
《千金方》:“凡冬月,忽有大热之时;夏月,忽有大凉之时,皆勿受之,有患天行时气者,皆由犯此也。”
1496

同心协契

成语拼音:
tóng xīn xié qì
成语解释:
契:投合。齐心协力
成语出处:
《南史·宋纪·武帝》:“同心协契,所在蜂起,即日斩伪徐州刺史安成王修、青州刺史弘。”
1497

徒有其表

成语拼音:
tú yǒu qí biǎo
成语解释:
徒:只,仅。只有光鲜的外表而已
成语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7回:“‘金漆饭桶’,大约说徒有其表,面子上好看,其实内骨子一无所有。”
1498

徒有其名

成语拼音:
tú yǒu qí míng
成语解释:
光有它的名。指有名无实。徒:空;白白地;名:不符合实际的名声。
成语出处:
宋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铨选之门,徒有其名,莫责其实。”
1499

徒拥其名

成语拼音:
tú yōng qí míng
成语解释:
徒:只。空有名望。指有名无实
成语出处:
《清朝野史大观·清朝史料·军机领袖》:“军机大臣有时多至六七人,而权实操于领袖,新进者画诺奉行,徒拥其名也。”
1500

天缘奇遇

成语拼音:
tiān yuán qí yù
成语解释:
缘:缘分。天赐机缘,使男女奇巧遇合婚配,天然巧合的缘分
成语出处:
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四卷:“宗保听罢,默然自思,此真天缘奇遇。”
* qi成语,qi的成语,带qi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