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u的成语 (2491个)

1921

物以稀为贵

成语拼音:
wù yǐ xī wéi guì
成语解释:
事物因稀少而觉得珍贵。
成语出处:
唐 白居易《小岁日喜谈氏外孙女孩满月》诗:“物以稀为贵,情因老更慈。”
1922

物以希为贵

成语拼音:
wù yǐ xī wéi guì
成语解释:
事物因稀少而觉得珍贵。同“物以稀为贵”。
成语出处:
鲁迅《朝花夕拾·藤野先生》:“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
1923

乌云压顶

成语拼音:
wū yún yā dǐng
成语解释:
比喻恶势力猖狂
成语出处:
1924

无业游民

成语拼音:
wú yè yóu mín
成语解释:
没有固定职业、住所而到处流浪的人
成语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7回:“他说这班都是无业游民,往往有打个半死的。”
1925

勿药有喜

成语拼音:
wù yào yǒu xǐ
成语解释:
勿:不要。祝贺人病愈
成语出处:
《周易·无妄》:“无妄之疾,勿药有喜。”
1926

雾涌云蒸

成语拼音:
wù yǒng yún zhēng
成语解释:
见“雾涌云蒸”。
成语出处:
南朝·梁·刘孝标《广绝交论》:“故絪緼相感,雾涌云蒸。”元·王王恽《游泰山杂诗》之六:“绾茁元气同沧海,雾涌云蒸一水山。”
1927

乌鸦嘴

成语拼音:
wū yā zuǐ
成语解释:
比喻说话讨厌的人
成语出处:
高阳《胡雪岩全传·烟消云散》:“我变成乌鸦嘴了。”
1928

无庸置辩

成语拼音:
wú yōng zhì biàn
成语解释:
事实明显或理由充足,用不着争辩。
成语出处:
郭沫若《抗战以来的文艺思潮》:“尊重民族形式并不是复古,那是无庸置辩的。”
1929

乌衣子弟

成语拼音:
wū yī zǐ dì
成语解释:
指出身贵族的年轻人。
成语出处:
清·孔尚任《桃花扇·拒媒》:“水阁含春,便有那乌衣子弟伴红裙。”
1930

无涯之戚

成语拼音:
wú yá zhī qī
成语解释:
无尽的忧伤。涯:边际。戚:忧伤。
成语出处:
唐·韩愈《蔡十二郎文》:“吾不可去,汝不肯来,恐旦暮死,而汝抱无涯之戚也。”
1931

乌烟瘴气

成语拼音:
wū yān zhàng qì
成语解释:
乌:黑。瘴气:南方的林中的湿热空气。原指环境污染。多比喻环境嘈杂;秩序混乱;风气不正或社会黑暗。
成语出处:
毛泽东《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反对反共顽固派》:“这样,汪精卫派和国民党的反共顽固派两家里应外合,把时局闹得乌烟瘴气了。”
1932

无以自容

成语拼音:
wú yǐ zì róng
成语解释:
容:容纳。没有什么可以藏身
成语出处: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第12卷:“五更酒醒,觉衣衫拘绊,索烛览镜,羞愧无以自容。”
1933

无庸赘述

成语拼音:
wú yōng zhuì shù
成语解释:
用不着多说。
成语出处:
1934

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成语拼音:
wú yuán zhī shuǐ,wú běn zhī mù
成语解释:
源:水源;本:树根。没有源头的水,没有根的树。比喻没有基础的事物。
成语出处:
《左传 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犹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
1935

无庸置疑

成语拼音:
wú yōng zhì yí
成语解释:
事实明显或理由充足,没有什么可以怀疑的。
成语出处: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14章:“无庸置疑,处在他眼下的地位,这种被别人关怀所引起的美好情感,简直无法用言语来表达……”
1936

乌衣之游

成语拼音:
wū yī zhī yóu
成语解释:
《宋书·谢弘微传》:“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矅、弘微并以文酒赏会。尝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混五言诗所云‘昔为乌衣游,戚戚皆亲侄’者也。”后因谓亲属间文酒赏会为“乌衣之游”。
成语出处:
《宋书·谢弘微传》:“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矅、弘微并以文酒赏会。尝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混五言诗所云‘昔为乌衣游,戚戚皆亲侄’者也。”
1937

毋庸置疑

成语拼音:
wú yōng zhì yí
成语解释:
毋庸:不必。不必怀疑
成语出处:
柯岗《逐鹿中原》第七章:“胜利仍操我手,这是毋庸置疑的。”
1938

无征不信

成语拼音:
wú zhēng bù xìn
成语解释:
没有验证的事不可相信。
成语出处:
《礼记·中庸》:“上焉者,虽善无征,无征不信,不信民弗从。”
1939

乌之雌雄

成语拼音:
wū zhī cí xióng
成语解释:
乌:乌鸦。乌鸦的雌雄难辨。比喻不分善恶是非
成语出处:
《诗经·小雅·正月》:“具曰‘予圣’,谁知乌之雌雄。”
1940

无遮大会

成语拼音:
wú zhē dà huì
成语解释:
无遮:没有遮拦,指不分贵贱、僧俗、智愚、善恶,平等看待。佛家语,原指布施僧俗的大会。后也用作其它的泛称。
成语出处:
《梁书·武帝本纪》:“舆驾幸同泰寺,设四部无遮大会。”
* wu成语,wu的成语,带wu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