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i的成语 (4064个)
-
2561
文武之道
- 成语拼音:
- wén wǔ zhī dào
- 成语解释:
- 指周文王、周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
- 成语出处:
- 先秦 孔子《论语 子张》:“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
-
2562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 成语拼音:
- wén wǔ zhī dào,yī zhāng yī chí
- 成语解释:
- 文、武:指周文王和周武王。意思是宽严相结合,是文王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现用来比喻生活的松紧和工作的劳逸要合理安排。
- 成语出处:
- 《礼记·杂记下》:“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
2563
无妄之福
- 成语拼音:
- wú wàng zhī fú
- 成语解释:
- 不期望获得而得到的幸福。
- 成语出处:
- 《战国策 楚策四》:“世有无妄之福,又有无妄之祸。今君处无妄之世,以事无妄之主,安不有无妄之人乎。”
-
2564
毋望之福
- 成语拼音:
- wú wàng zhī fú
- 成语解释:
- 指平白无故受到的灾祸或损害。同“无妄之福”。
- 成语出处:
- 《史记 春申君传》:“朱英谓春申君曰:‘世有毋望之福,又有毋望之祸。’”
-
2565
无妄之祸
- 成语拼音:
- wú wàng zhī huò
- 成语解释:
- 犹无妄之灾。指平白无故受到的灾祸或损害。
- 成语出处:
- 《战国策 楚策四》:“世有无妄之福,又有无妄之祸。今君处无妄之世,以事无妄之主,安不有无妄之人乎。”《晋书 戴若思传》:”自顷国遭无妄之祸,社稷有缀旒之危。“
-
2566
毋望之祸
- 成语拼音:
- wú wàng zhī huò
- 成语解释:
- 指平白无故受到的灾祸或损害。同“无妄之祸”。
- 成语出处:
- 《史记 春申君传》:“朱英谓春申君曰:‘世有毋望之福,又有毋望之祸。’”
-
2567
鼪鼯之径
- 成语拼音:
- wéi wú zhī jìng
- 成语解释:
- 同“鼪鼬之迳”。
- 成语出处:
- 清·张明弼《冒姬董小宛传》:“时姬又恶嚣,非受縻于炎炙,则必逃之鼪鼯之径。”
-
2568
无妄之忧
- 成语拼音:
- wú wàng zhī yōu
- 成语解释:
- 平白无故遭灾的忧虑。
- 成语出处:
- 唐·韩愈《忆昨行和张十一》:“无妄之忧勿药喜,一善自足禳千灾。”
-
2569
无妄之灾
- 成语拼音:
- wú wàng zhī zāi
- 成语解释:
- 无妄:意想不到的。意外的灾祸或平白无故受到的损害、牵连。
- 成语出处:
- 《周易 无妄》:“六三,无妄之灾。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灾。”
-
2570
无为之治
- 成语拼音:
- wú wéi zhī zhì
- 成语解释:
- 指道家顺应自然,不求有所作为的治理方法。
- 成语出处: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6回:“既能夺他们之权,生他们之利,岂不能行无为之治?”
-
2571
未形之患
- 成语拼音:
- wèi xíng zhī huàn
- 成语解释:
- 尚未显露的祸患。
- 成语出处:
- 宋·苏舜钦《谘目》:“不如先取为备,可以建事立功,消未形之患。”
-
2572
无须之祸
- 成语拼音:
- wú xū zhī huò
- 成语解释:
- 《三国志·魏志·袁绍传》:“扞绍呴遂勒兵捕诸阉人,无少长皆杀之,或有无须而误死者。”后以“无须之祸”谓无辜受累而遭祸。
- 成语出处:
- 《三国志·魏志·袁绍传》:“扞绍呴遂勒兵捕诸阉人,无少长皆杀之,或有无须而误死者。”
-
2573
忘形之交
- 成语拼音:
- wàng xíng zhī jiāo
- 成语解释:
- 不拘身分、形迹的知心朋友。同“忘形交”。
- 成语出处:
- 明 杨循吉《吴中语 魏守改郡治》:“然蒲圻爱彼殷勤,竟遂弃寐告,为。忘形之交”
-
2574
违心之论
- 成语拼音:
- wéi xīn zhī lùn
- 成语解释:
- 与内心相违背的话。
- 成语出处:
- 鲁迅《书信集 致王志之》:“也姑且不要求太求全,因为求全责备,则有些人便远避了,坏一点的就来迎合,作违心之论。”
-
2575
韦弦之佩
- 成语拼音:
- wéi xián zhī pèi
- 成语解释:
- 韦:熟牛皮,弦:弓弦。原指西门豹性急,佩韦自戒;董安于性缓,佩弦自戒。原形容随时警戒自己。后常比喻有益的规劝。
- 成语出处:
- 《韩非子·观行》:“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缓己;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故佩弦以自急。”
-
2576
忘形之契
- 成语拼音:
- wàng xíng zhī qì
- 成语解释:
- 不拘身分、形迹的知心朋友。同“忘形交”。
- 成语出处:
- 旧题宋 尤袤《全唐诗话 韦丹》:“丹与东林灵澈上人为忘形之契,丹尝为《思归》绝句以寄澈。”
-
2577
违心之言
- 成语拼音:
- wéi xīn zhī yán
- 成语解释:
- 违;违背。违背个人心意的言论
- 成语出处: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88回:“仙凡路隔,尤不应以违心之言,释当日之恨。”
-
2578
无形之中
- 成语拼音:
- wú xíng zhī zhōng
- 成语解释:
- 成语出处:
-
2579
无形之罪
- 成语拼音:
- wú xíng zhī zuì
- 成语解释:
- 犹言莫须有之罪。
- 成语出处:
- 《隋书·炀帝纪》:“绩著经纶,或恶其直道,或忿其正议,求其无形之罪,加以刎颈之诛。”
-
2580
无一不知
- 成语拼音:
- wú yī bù zhī
- 成语解释:
- 没有什么不知道的。形容知识丰富。
- 成语出处:
- 宋 张君房《云笈七签》第49卷引《五符经》:“知一者,无一之不知也。不知一者,无一能知也。一者,至贵无偶之号也。”
* zhi成语,zhi的成语,带zhi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