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i的成语 (4064个)
-
2601
未知所措
- 成语拼音:
- wèi zhī suǒ cuò
- 成语解释:
- 措:安置,处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
- 成语出处:
- 春秋·鲁·孔丘《论语·子路》:“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
2602
罔知所措
- 成语拼音:
- wǎng zhī suǒ cuò
- 成语解释:
- 罔:不。知:知道。措:安置、处置。不知道怎幺处理好。多指对突然发生的情况无法应付。亦作“罔知所厝”。
- 成语出处:
- 唐·白行简《李娃传》:“生惶惑发狂,罔知所措。”
-
2603
枉直随形
- 成语拼音:
- wǎng zhí suí xíng
- 成语解释:
- 谓影子的曲直随形而定。
- 成语出处:
- 战国·郑·列御寇《列子·说符》:“形枉则影曲,形直则影正,然则枉直随形,而不在影。”
-
2604
文治武功
- 成语拼音:
- wén zhì wǔ gōng
- 成语解释:
- 政绩和战功。指治理国家和对外用兵都功绩显著。旧时多用为对帝王或重臣的赞誉之词。
- 成语出处:
- 西汉 戴圣《礼记 祭法》:“汤以宽治民而除甚虐,文王以文治,武王以武功,去民之灾,此皆有功烈于民者也。”
-
2605
文治武力
- 成语拼音:
- wén zhì wǔ lì
- 成语解释:
- 以文治国的盛绩与以武禁暴的伟力。
- 成语出处:
- 西汉·戴圣《礼记·祭法》:“文王以文治,武王以武功,去民之灾。”
-
2606
无知妄说
- 成语拼音:
- wú zhī wàng shuō
- 成语解释:
- 妄说:胡说。缺乏知识,随意瞎说
- 成语出处:
- 毛泽东《“农村调查”序言》:“因为这种议论或批评,没有经过周密调查,不过是无知妄说。”
-
2607
未知万一
- 成语拼音:
- wèi zhī wàn yī
- 成语解释:
- 万分之一都不知道。形容学识肤浅。
- 成语出处:
- 宋·洪迈《夷坚乙志·张锐医》:“世之庸医,学方书未知万一,自以为足,吁!可惧哉。”
-
2608
无知妄作
- 成语拼音:
- wú zhī wàng zuò
- 成语解释:
- 缺乏知识、不明事理而胡为。
- 成语出处:
- 春秋·鲁·孔丘《论语·八》:“奚取于三家之堂。”宋·朱熹集注:“讥其无知妄作,以取谮窃之罪。”
-
2609
瓮中之鳖
- 成语拼音:
- wèng zhōng zhī biē
- 成语解释:
- 比喻已在掌握之中;逃跑不了的东西。瓮:大坛子;鳖:甲鱼。
- 成语出处:
-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孙富视十娘已为瓮中之鳖,即命家童送那描金文具,安放在船头之上。”
-
2610
王佐之才
- 成语拼音:
- wáng zuǒ zhī cái
- 成语解释:
- 佐:辅佐,帮助。指有辅助帝王创业治国的才能。
- 成语出处:
- 《汉书·董仲舒传赞》:“刘向称董仲舒有王佐之材,虽伊、吕亡以回。”
-
2611
王佐之材
- 成语拼音:
- wáng zuǒ zhī cái
- 成语解释:
- 佐:辅助。指有辅佐帝王创业治国的才能
- 成语出处:
- 东汉·班固《汉书·董仲舒传赞》:“刘向称董仲舒有王佐之材,虽伊、吕亡以加。”
-
2612
无置锥地
- 成语拼音:
- wú zhì zhuī dì
- 成语解释:
- 见“无立锥之地”。
- 成语出处:
- 唐·韦应物《答故人见谕》诗:“况本濩落人,归无置锥地。”
-
2613
物至则反
- 成语拼音:
- wù zhì zé fǎn
- 成语解释:
- 同“物极则反”。
- 成语出处:
- 西汉·司马迁《史记·春申君列传》:“臣闻物至则反,冬夏是也。”
-
2614
问罪之师
- 成语拼音:
- wèn zuì zhī shī
- 成语解释:
- 比喻前来提出严厉责问的人。
- 成语出处:
- 《旧唐书 侯君集传》:“今袭人于墟墓之间,非问罪之师也。”
-
2615
无置锥之地
- 成语拼音:
- wú zhì zhuī zhī dì
- 成语解释:
- 锥:锥子。没有插锥尖的一点地方。形容极其贫困
- 成语出处:
- 战国·赵·荀况《荀子·儒效》:“虽穷困冻馁,必不以邪道为贪;无置锥之地,而明于持社稷之大义。”
-
2616
衔哀致诚
- 成语拼音:
- xián āi zhì chéng
- 成语解释:
- 衔:含着。胸怀哀痛之情,致真诚之意
- 成语出处:
- 唐·韩愈《祭十二郎文》:“乃能衔哀致诚,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灵。”
-
2617
薛卞之门
- 成语拼音:
- xuē biàn zhī mén
- 成语解释:
- 薛:古代善于鉴定刀剑的薛烛;卞:指发现宝玉的楚人卞和。比喻善于鉴赏人才的人
- 成语出处:
- 唐·李白《与韩荆州书》:“庶青萍结绿,长价于薛卞之门。”
-
2618
行不知往
- 成语拼音:
- xíng bù zhī wǎng
- 成语解释:
- 行:走。行路不知道走向何方。指行动不能自主,只能听任自然摆布
- 成语出处:
- 战国·宋·庄周《庄子·知北游》:“故行不知往,处不知所持,食不知所味,天地之强阳气也,又胡可得而有邪!”
-
2619
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 成语拼音:
- xiù cái bù chū mén,quán zhī tiān xià shì
- 成语解释:
- 旧时认为有知识的人即使待在家里,也能知道外面发生的事情。
- 成语出处:
- 毛泽东《实践论》:“‘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在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只是一句空话,在技术发达的现代虽然可以实现这句话,……”
-
2620
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
- 成语拼音:
- xiù cái bù chū mén,néng zhī tiān xià shì
- 成语解释:
- 秀才:指儒生。指有知识的人待在家里,也能知晓天下的事情
- 成语出处:
- 清·吴趼人《俏皮话·驴辩》:“然则秀才们,看得两卷书,何以便要说:‘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
* zhi成语,zhi的成语,带zhi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