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土字的成语 (137个)

101

豪劣绅

成语拼音:
tǔ háo liè shēn
成语解释:
旧社会农村中有钱有势的地主、恶霸和品行恶劣的退职官僚。豪:地方上的豪强;劣绅:依势欺人的恶霸地主和退职官僚。
成语出处:
《茅盾选集 封建的小市民文艺》:“小市民痛恨贪官污吏,豪劣绅。”
102

阶茅茨

成语拼音:
tǔ jiē máo cí
成语解释:
见“阶茅屋”。
成语出处:
《新唐书·薛收传》:“阶茅茨,唐尧以昌。”
103

阶茅屋

成语拼音:
tǔ jiē máo wū
成语解释:
的台阶,茅草的房屋。比喻住房简陋。
成语出处:
《周书 武帝纪下》:“上栋下宇,阶茅屋。”
104

鸡瓦狗

成语拼音:
tǔ jī wǎ gǒu
成语解释:
见“鸡瓦犬”。
成语出处:
延波真《五四前后山东人民的爱国斗争》:“凶恶军警呆住了,一个个手足无措,像鸡瓦狗一样蜷伏在路旁。”
105

鸡瓦犬

成语拼音:
tǔ jī wǎ quǎn
成语解释:
用泥捏的鸡,用瓦做的狗。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实用的东西。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5回:“关公曰:‘以吾观之,如鸡瓦犬耳!’”
106

龙刍狗

成语拼音:
tǔ lóng chú gǒu
成语解释:
捏的龙,稻草扎的狗。比喻名不副实。
成语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杜微传》:“曹丕篡弑,自立为帝,是犹龙刍狗之有名也。”
107

龙沐猴

成语拼音:
tǔ lóng mù hóu
成语解释:
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其实。
成语出处:
清·钱谦益《都察院左都御史赠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太保吏部尚书谥忠文李公神道碑》:“时俗方标榜门户,征逐声利,以为龙沐猴,非所以自树立,视之蔑如也。”
108

成语拼音:
tǔ lǐ tǔ qì
成语解释:
指没有见过世面,具有或表现出各种乡下人特性的样子
成语出处:
袁静《新儿女英雄传》第18回:“穿着肥肥大大的花褂子,下面是宽腿儿蓝裤子,气的。”
109

埋半截

成语拼音:
tǔ mái bàn jié
成语解释:
比喻活不了多久
成语出处:
萧乾《皈依》:“别瞧我埋半截儿,我还稀罕我这条老命呢。”
110

木形骸

成语拼音:
tǔ mù xíng hái
成语解释:
形骸:指人的形体。形体象木一样。比喻人的本来面目,不加修饰。
成语出处:
《晋书 嵇康传》:“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木形骸,不自藻饰。”
111

牛木马

成语拼音:
tǔ niú mù mǎ
成语解释:
泥塑的牛,木做的马。比喻没有实用的东西。
成语出处:
《关尹子 八筹》:“知物之伪者,不必去物,譬如见牛木马,虽情存牛马之名,而心忘牛马之实。”
112

偶蒙金

成语拼音:
tǔ ǒu méng jīn
成语解释:
在泥塑人像外面涂上金粉。比喻因袭模仿,徒有其表。
成语出处:
清·吴乔《答万季野诗问》:“宋诗如三家村叟,布袍草履,是一个人。明诗偶蒙金。”
113

壤细流

成语拼音:
tǔ rǎng xì liú
成语解释:
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李斯列传》:“是以太山不让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114

泰山不辞壤,故能成其高

成语拼音:
tài shān bù cí tǔ rǎng,gù néng chéng qí gāo
成语解释:
泰山不排除细小的石,所以能那么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
成语出处:
太平天国·洪秀全《原道醒世训》:“是以泰山不辞壤,故能成其高;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115

泰山不让

成语拼音:
tài shān bù ràng tǔ rǎng
成语解释:
泰山不排除细小的石,所以能那么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
成语出处:
《史记·李斯无传》:“是以泰山不让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116

泰山不让壤,故能成其大

成语拼音:
tài shān bù ràng tǔ rǎng,gù néng chéng qí dà
成语解释:
让:推辞,拒绝。泰山不排除细小的石,所以能那么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
成语出处:
秦·李斯《上书秦始皇》:“是以泰山不让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117

泰山不让壤,故能成其高

成语拼音:
tài shān bù ràng tǔ rǎng,gù néng chéng qí gāo
成语解释:
让:推辞,拒绝。泰山不排除细小的石,所以能那么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
成语出处:
清·张岱《岱志》:“泰山不让壤,故能成其高。未到泰山者,泰山壁立千丈,不藉寸,栉沐甚净。”
118

太岁头上动

成语拼音:
tài suì tóu shàng dòng tǔ
成语解释:
比喻触犯强暴有力的人。
成语出处:
元 无名氏《打董达》第二折:“我儿也,你寻死也,正是太岁头上动哩!”
119

成语拼音:
tǔ shēng tǔ zhǎng
成语解释:
当地生长的。
成语出处:
毛泽东《在中共八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我们这些干部,大多数是好的,是长,联系群众,经过长期斗争考验的。”
120

开疆

成语拼音:
tuò tǔ kāi jiāng
成语解释:
拓:开辟,扩充。开辟领和疆界
成语出处:
晋·陆机《汉高祖功臣颂》:“王信韩孽,拓开疆。我图尔才,越迁晋阳。”
* 土的成语,带土字的成语,包含土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