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开头的成语 (23个)

1

成语拼音:
tǔ tóu tǔ nǎo
成语解释:
指行为、举止、服饰等不合时尚
成语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回:“谁知他脑的,信是一句话。”
2

八路

成语拼音:
tǔ bā lù
成语解释:
八路:八路军。指非正规军,引申为气的人
成语出处:
马烽《吕梁英雄传》第51回:“汽车上的敌人,听见山坡上有人叫喊,一看是几个‘八路’,跳下车来。”
3

阶茅茨

成语拼音:
tǔ jiē máo cí
成语解释:
见“阶茅屋”。
成语出处:
《新唐书·薛收传》:“阶茅茨,唐尧以昌。”
4

成语拼音:
tǔ shēng tǔ zhǎng
成语解释:
当地生长的。
成语出处:
毛泽东《在中共八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我们这些干部,大多数是好的,是长,联系群众,经过长期斗争考验的。”
5

包子

成语拼音:
tǔ bāo zǐ
成语解释:
指没有见过大世面的人,如果是说别人,有轻蔑意。如果是说自己,有自谦意
成语出处:
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有些人轻视本地干部,讥笑本地干部,他们说:‘本地人懂得什么,包子!’”
6

阶茅屋

成语拼音:
tǔ jiē máo wū
成语解释:
的台阶,茅草的房屋。比喻住房简陋。
成语出处:
《周书 武帝纪下》:“上栋下宇,阶茅屋。”
7

鸡瓦狗

成语拼音:
tǔ jī wǎ gǒu
成语解释:
见“鸡瓦犬”。
成语出处:
延波真《五四前后山东人民的爱国斗争》:“凶恶军警呆住了,一个个手足无措,像鸡瓦狗一样蜷伏在路旁。”
8

成语拼音:
tǔ lǐ tǔ qì
成语解释:
指没有见过世面,具有或表现出各种乡下人特性的样子
成语出处:
袁静《新儿女英雄传》第18回:“穿着肥肥大大的花褂子,下面是宽腿儿蓝裤子,气的。”
9

洋并举

成语拼音:
tǔ yáng bìng jǔ
成语解释:
本国的法和外国的洋法都采用
成语出处:
古华《芙蓉镇》第二章:“这座建筑物,真可谓洋并举、中西合璧了。”
10

崩瓦解

成语拼音:
tǔ bēng wǎ jiě
成语解释:
块散开;瓦片破碎一样。形容彻底崩溃;不可收拾。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秦纪论》:“秦之积弱,天下崩瓦解。”
11

皇帝

成语拼音:
tǔ huáng dì
成语解释:
指盘踞一方有势力的人物
成语出处:
孙力《都市风流》第16章:“他是乡里的皇帝,你是这里的县太爷。”
12

豪劣绅

成语拼音:
tǔ háo liè shēn
成语解释:
旧社会农村中有钱有势的地主、恶霸和品行恶劣的退职官僚。豪:地方上的豪强;劣绅:依势欺人的恶霸地主和退职官僚。
成语出处:
《茅盾选集 封建的小市民文艺》:“小市民痛恨贪官污吏,豪劣绅。”
13

鸡瓦犬

成语拼音:
tǔ jī wǎ quǎn
成语解释:
用泥捏的鸡,用瓦做的狗。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实用的东西。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5回:“关公曰:‘以吾观之,如鸡瓦犬耳!’”
14

龙刍狗

成语拼音:
tǔ lóng chú gǒu
成语解释:
捏的龙,稻草扎的狗。比喻名不副实。
成语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杜微传》:“曹丕篡弑,自立为帝,是犹龙刍狗之有名也。”
15

龙沐猴

成语拼音:
tǔ lóng mù hóu
成语解释:
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其实。
成语出处:
清·钱谦益《都察院左都御史赠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太保吏部尚书谥忠文李公神道碑》:“时俗方标榜门户,征逐声利,以为龙沐猴,非所以自树立,视之蔑如也。”
16

埋半截

成语拼音:
tǔ mái bàn jié
成语解释:
比喻活不了多久
成语出处:
萧乾《皈依》:“别瞧我埋半截儿,我还稀罕我这条老命呢。”
17

木形骸

成语拼音:
tǔ mù xíng hái
成语解释:
形骸:指人的形体。形体象木一样。比喻人的本来面目,不加修饰。
成语出处:
《晋书 嵇康传》:“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木形骸,不自藻饰。”
18

牛木马

成语拼音:
tǔ niú mù mǎ
成语解释:
泥塑的牛,木做的马。比喻没有实用的东西。
成语出处:
《关尹子 八筹》:“知物之伪者,不必去物,譬如见牛木马,虽情存牛马之名,而心忘牛马之实。”
19

崩鱼烂

成语拼音:
tǔ bēng yú làn
成语解释:
崩溃,鱼腐烂。比喻溃败不可收拾。
成语出处:
汉·陈琳《为曹洪与魏文帝书》:“若乃距阳平,据石门,摅八陈之列,骋奔牛之权,焉有崩鱼烂哉。”
20

扶成墙

成语拼音:
tǔ fú chéng qiáng
成语解释:
比喻人应该互相扶助。
成语出处:
《北史·尉景传》:“相扶为墙,人相扶为王。”
* 第一个字是土的成语,土字开头的成语,土字开头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