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字结尾的成语 (54个)

41

高高在

成语拼音:
gāo gāo zài shàng
成语解释:
原指地位高,现在形容领导者脱离实际,脱离群众。
成语出处:
《诗经 周颂 敬之》:“无曰高高在,陟降厥士,日监在兹。”
42

竿头日

成语拼音:
gān tóu rí shàng
成语解释:
竿头:竹竿尖头;升。比喻学业进步很快。
成语出处:
《秉烛谈》:“招贤大师赠一偈曰:百丈竿头不动人,虽然得人未为真。百丈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43

股掌之

成语拼音:
gǔ zhǎng zhī shàng
成语解释:
在大腿和手掌面。比喻在操纵、控制的范围之内。
成语出处:
《国语·吴语》:“大夫种勇而善谋,将还玩吴国于股掌之,以得其志。”
44

后来居

成语拼音:
hòu lái jū shàng
成语解释:
居;处在。后来的人坐在了面的位子。指后起的胜过先前的;后辈胜过前辈。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汲郑列传》:“陛下用群臣如积薪耳,后来者居。”
45

濠梁之

成语拼音:
háo liáng zhī shàng
成语解释:
濠梁:濠水的桥。指别有会心,自得其乐的境地。
成语出处:
《庄子·秋水》:“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46

逆流而

成语拼音:
nì liú ér shàng
成语解释:
逆:倒。逆水前进。比喻迎着困难而
成语出处:
《诗经·秦风·蒹葭》:“溯洄从之。”毛亨传:“逆流而曰溯洄。”
47

人间天

成语拼音:
rén jiān tiān shàng
成语解释:
人世社会和神仙世界。指景物极美好的处所。多比喻境遇完全不同。
成语出处:
唐 崔颢《七夕词》:“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人间不相见。”
48

甚嚣尘

成语拼音:
shèn xiāo chén shàng
成语解释:
甚:很;嚣:喧闹。原指军营中人声喧哗;尘土飞扬。形容传播消息;议论纷纷。现多指错误或反动言论非常嚣张。
成语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六年》:“甚嚣,且尘矣。”
49

腥闻在

成语拼音:
xíng wén zài shàng
成语解释:
腥闻:原指酒肉的腥味,引伸为丑恶的名声。比喻丑名远扬。
成语出处:
《尚书·酒诰》:“腥闻在,故天降丧于殷。”
50

燕巢幕

成语拼音:
yàn cháo mù shàng
成语解释:
燕子把窝做在帷幕。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成语出处: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夫子之在此也,犹燕之巢于幕。”
51

一哄而

成语拼音:
yī hǒng ér shàng
成语解释:
同“一哄而起”。
成语出处:
《人民日报》1983.10.31:“在发展新‘三大件’和其他有前途的轻工行业时,决不能再像发展老‘三大件’那样,一见有利可图,便一哄而。”
52

羊毛出在羊身

成语拼音:
yáng máo chū zài yáng shēn shàng
成语解释:
比喻表面给了人家好处,但实际这好处已附加在人家付出的代价里。
成语出处:
明 唐顺之《公移 牌》:“稍稍借贷度日,有收之年送还田主。谚所谓‘羊毛出在羊身’。”
53

跃然纸

成语拼音:
yuè rán zhǐ shàng
成语解释:
跃然:跳跃;活跃的样子。形容好像活的一样;跳跃在纸面
成语出处:
清 薛雪《一瓢诗话》:“如此体会,则诗神诗旨,跃然纸。”
54

蒸蒸日

成语拼音:
zhēng zhēng rì shàng
成语解释:
蒸蒸:一天天地向发展。形容发展速度快。
成语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你世兄又是槃槃大才,调度有方,还怕不蒸蒸日吗?”
* 最后一个字是上的成语,上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