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字是善的成语 (58个)

21

贬恶

成语拼音:
cǎi shàn biǎn è
成语解释:
采:选择;贬;贬斥。采取良的行为,贬斥恶劣的行径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春秋》采贬恶,推三代之德。”
22

闭邪

成语拼音:
chén shàn bì xié
成语解释:
陈:述说;法美政;闭:堵塞。臣下对君主陈述法美政,借以堵塞君主的邪心妄念。
成语出处:
《孟子·离娄上》:“责难于君谓之恭,陈闭邪谓之敬,吾君不能谓之贼。”
23

片长

成语拼音:
cùn shàn piàn cháng
成语解释:
见“寸长片”。
成语出处:
宋·陈亮《覆吴叔异》:“寸片长,辄欲与圣贤参列,豪杰争长,何暇争百世事业乎!”
24

如登

成语拼音:
cóng shàn rú dēng
成语解释:
指为如登山那样不易,比喻学好很难
成语出处:
《国语 周语下》:“谚曰:从如登,从恶如崩。”韦昭注:“如登,喻难;如崩,喻易。”
25

如登,从恶如崩

成语拼音:
cóng shàn rú dēng,cóng è rú bēng
成语解释:
比喻学好很难,学坏极容易。
成语出处:
《国语·周语下》:“从如登,从恶是崩。”
26

若流

成语拼音:
cóng shàn ruò liú
成语解释:
见“从如流”。
成语出处:
《新唐书·张玄素传》:“从若流,尚恐不逮,饰非拒谏,祸可既乎?”
27

吾身

成语拼音:
dú shàn wú shēn
成语解释:
同“独其身”。
成语出处:
郭沫若《星空·孤竹君之二子》:“我在这高天厚地之中发誓宣明:我只能离群索居,独吾身!”
28

一身

成语拼音:
dú shàn yī shēn
成语解释:
同“独其身”。
成语出处:
唐·白居易《新制布裘》诗:“丈夫贵兼济,岂独一身?”
29

惩恶

成语拼音:
fú shàn chéng è
成语解释:
扶:支持,帮助。帮助良的打击邪恶的
成语出处:
郭沫若《文学与社会》:“使人们明确地辨别是非,把爱与憎的感情深刻化,从而加强团结的力量,而移入扶惩恶的行动。”
30

祸淫

成语拼音:
fú shàn huò yín
成语解释:
指行的得福,作恶的受祸。
成语出处:
《尚书 汤诰》:“天道福祸淫。”孔传:“政,天福之;淫过,天祸之。”
31

攘羭

成语拼音:
fá shàn rǎng yú
成语解释:
:夸耀自己的长处;攘:窃取;羭:肥美的绵羊;攘羭:比喻掠美。夸耀自己,掠人之美
成语出处:
唐·李商隐《为荥阳公桂州谢上表》:“敢伐以攘羭。”
32

足陈

成语拼音:
fá shàn zú chén
成语解释:
:良好成绩;陈:陈述,告诉。情况如常,无可称道
成语出处:
《追求》:“正所谓贱体粗安,乏足陈。”
33

恶恶

成语拼音:
hǎo shàn è è
成语解释:
见“好嫉恶”。
成语出处:
《说岳全传》第七三回:“好恶恶,人人如此。”
34

嫉恶

成语拼音:
hǎo shàn jí è
成语解释:
崇尚美,憎恨丑恶。
成语出处:
汉·王符《潜夫论·实贡》:“好嫉恶,赏罚严明,治之材也。”
35

乐施

成语拼音:
hào shàn lè shī
成语解释:
好:喜欢;:亲;乐:乐意;施:施舍;把财产给别人。指喜欢作事;乐意施舍。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乐书二》:“闻徽音,使人乐而好施;闻羽音,使人整齐而好礼。”
36

必迁

成语拼音:
jiàn shàn bì qiān
成语解释:
迁:去恶从。遇到好事,一定去做。
成语出处:
唐·陆贽《奉天请罢琼林大盈二库状》:“以陛下天姿英圣,傥加之见必迁,是将化蓄怨衔恩,反过差为至当。”
37

成德

成语拼音:
jī shàn chéng dé
成语解释:
行,好事;德:高尚的品德。长期行,就会形成一种高尚的品德。
成语出处:
《荀子·劝学》:“积成德,而神明自得。”
38

黜恶

成语拼音:
jìn shàn chù è
成语解释:
见“进退恶”。
成语出处:
《魏书·张蒲传》:“扶弱抑强,进黜恶,教化大行。”
39

怕恶

成语拼音:
qī shàn pà è
成语解释:
欺侮良者,惧怕凶恶者。
成语出处:
明 杨柔胜《玉环记 韦皋别妻》:“田舍翁住在山圪落,恃老无端多凶恶,我每反被相辱没,欺怕恶,欺怕恶。”
40

至美

成语拼音:
zhì shàn zhì měi
成语解释:
至:最。最完,最美好。
成语出处:
茅盾《三人行》七:“他渴望着震撼着宇宙的大风暴,而且他又把这个理解作为翻掌间便立现了至至美世界的‘奇迹’,因而对于生活的实际的转变——在矛盾混乱中所产生的向前进展,他就不能了解,而且反感到丑恶。”
* 第二个字是善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