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字是善的成语 (58个)

41

贬恶

成语拼音:
bāo shàn biǎn è
成语解释:
对好人好事加以赞扬;对坏人坏事加以斥责。指分清恶,提出公正的评价。
成语出处:
宋 邵博《闻见后录》第21卷:“惟有三四寸竹管子,向口角头褒贬恶,使人贵、恶人贱,人生、恶人死,须是由我始得。”
42

惩恶

成语拼音:
fú shàn chéng è
成语解释:
扶:支持,帮助。帮助良的打击邪恶的
成语出处:
郭沫若《文学与社会》:“使人们明确地辨别是非,把爱与憎的感情深刻化,从而加强团结的力量,而移入扶惩恶的行动。”
43

祸淫

成语拼音:
fú shàn huò yín
成语解释:
指行的得福,作恶的受祸。
成语出处:
《尚书 汤诰》:“天道福祸淫。”孔传:“政,天福之;淫过,天祸之。”
44

攘羭

成语拼音:
fá shàn rǎng yú
成语解释:
:夸耀自己的长处;攘:窃取;羭:肥美的绵羊;攘羭:比喻掠美。夸耀自己,掠人之美
成语出处:
唐·李商隐《为荥阳公桂州谢上表》:“敢伐以攘羭。”
45

足陈

成语拼音:
fá shàn zú chén
成语解释:
:良好成绩;陈:陈述,告诉。情况如常,无可称道
成语出处:
《追求》:“正所谓贱体粗安,乏足陈。”
46

恶恶

成语拼音:
hǎo shàn è è
成语解释:
见“好嫉恶”。
成语出处:
《说岳全传》第七三回:“好恶恶,人人如此。”
47

乐施

成语拼音:
hào shàn lè shī
成语解释:
好:喜欢;:亲;乐:乐意;施:施舍;把财产给别人。指喜欢作事;乐意施舍。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乐书二》:“闻徽音,使人乐而好施;闻羽音,使人整齐而好礼。”
48

必迁

成语拼音:
jiàn shàn bì qiān
成语解释:
迁:去恶从。遇到好事,一定去做。
成语出处:
唐·陆贽《奉天请罢琼林大盈二库状》:“以陛下天姿英圣,傥加之见必迁,是将化蓄怨衔恩,反过差为至当。”
49

成德

成语拼音:
jī shàn chéng dé
成语解释:
行,好事;德:高尚的品德。长期行,就会形成一种高尚的品德。
成语出处:
《荀子·劝学》:“积成德,而神明自得。”
50

惩恶

成语拼音:
jìn shàn chéng è
成语解释:
见“进惩奸”。
成语出处:
唐·白居易《除武元衡门下侍郎平章事制》:“弼违救失,不以尤悔为虑;进惩恶,不以亲雠自嫌。”
51

黜恶

成语拼音:
jìn shàn chù è
成语解释:
见“进退恶”。
成语出处:
《魏书·张蒲传》:“扶弱抑强,进黜恶,教化大行。”
52

惩恶

成语拼音:
jīng shàn chéng è
成语解释:
旌:表彰;:美好;惩:惩罚。表彰好人好事,惩办恶人恶事
成语出处:
明·无名氏《鸣凤记·封赠忠臣》:“呜呼,旌惩恶,申公匪私,生者享爵禄之荣,死者沐恩光之贲。”
53

惩奸

成语拼音:
jìn shàn chéng jiān
成语解释:
进用良,惩治奸恶。
成语出处:
唐·周昙《咏史诗·虞舜》:“进惩奸立帝功,功成揖让益温恭。”
54

荐贤

成语拼音:
jǔ shàn jiàn xián
成语解释:
贤:胡才能,有道德的。保举推荐品德好、有才能的人。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二十回:“举荐贤,乃美事也;卿何荐人于朝,即自焚其奏稿,不令人知耶?”
55

若惊

成语拼音:
jiàn shàn ruò jīng
成语解释:
良,美好;惊:震动。看见好人好事就会受到震动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3回:“忠果正直,心怀霜雪;见若惊,嫉恶如仇。”
56

退恶

成语拼音:
jìn shàn tuì è
成语解释:
进用贤,黜退奸恶。
成语出处:
《汉书·何武传》:“刺史古之方伯,上所委任,一州表率也,职进退恶。”
57

余庆

成语拼音:
jī shàn yú qìng
成语解释:
积:积累;事;余庆:指先代的遗泽。积德行之家,恩泽及于子孙。
成语出处:
《周易 坤》:“积之家,必有余庆;积不之家,必有余殃。”
58

不倦

成语拼音:
lè shàn bù juàn
成语解释:
乐于坚持做好事。
成语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告子上》:“仁义忠信,乐不倦,此天爵也。”
* 第二个字是善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