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字是里的成语 (143个)

61

使劲

成语拼音:
àn lǐ shǐ jìn
成语解释:
指人暗中用力干什么事
成语出处:
62

不一

成语拼音:
biǎo lǐ bù yī
成语解释:
表面和内在不一样。
成语出处:
《逸周书 谥法解》:“行见中外曰悫。”
63

无人莫做官

成语拼音:
cháo lǐ wú rén mò zuò guān
成语解释:
旧时俗语。意思是,没有靠山,事办不成。
成语出处:
明·无名氏《包青天奇案》第三卷:“却说常言道,‘朝无人莫做官’,这句话深为有理。”
64

至外

成语拼音:
chè lǐ zhì wài
成语解释:
见“彻彻外”。
成语出处:
《水浒传》第十一回:“[柴进]叫庄客取一笼衣裳出来,叫林冲彻至外都换了。”
65

耷拉

成语拼音:
dī lǐ dā lā
成语解释:
物体下垂的样子
成语出处:
66

嘟噜

成语拼音:
dī lǐ dū lū
成语解释:
形容大大小小的一串东西高低不齐地挂在一起,显得很累赘,不利落
成语出处:
67

打外

成语拼音:
dǎ lǐ dǎ wài
成语解释:
比喻又要管家的事,又要对付外面的事
成语出处:
浩然《浮云》:“娶了媳妇,就有了个打打外的帮手。”
68

蛔虫

成语拼音:
dù lǐ huí chóng
成语解释:
蛔虫因寄生在人的肠胃中,故用以比喻对别人的心活动知道得十分清楚。
成语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62回:“你是你爹肚蛔虫。”
69

泪下

成语拼音:
dù lǐ lèi xià
成语解释:
眼泪往肚流。形容有苦说不出。
成语出处:
宋·叶绍翁《四朝见闻录》:“每遇天日清美,侍上宴集,才一思之,肚泪流。”
70

撒奸

成语拼音:
dāi lǐ sā jiān
成语解释:
形容外表痴呆,内心奸诈。
成语出处: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你休要呆撒奸;你待要恩情美满,却教我骨肉摧残。”
71

来雨

成语拼音:
fēng lǐ lái yǔ lǐ qù
成语解释:
形容生活、工作勤苦
成语出处:
胡正《汾水长流》第19章:“你就知道睡死觉,人家淋成这样,也不说起来帮我换换衣衫。我这么风来雨去的是为了甚?”
72

疙瘩

成语拼音:
gē lǐ gē dā
成语解释:
文字不通畅,物体不平滑很粗糙
成语出处:
清·郭小亭《济公全传》第五回:“滋着一脸的泥,破僧衣,短袖缺领,腰系丝绦,疙疙瘩,光着两只脚,拖一双破草鞋。”
73

古怪

成语拼音:
gǔ lǐ gǔ guài
成语解释:
怪异、奇特
成语出处:
林徽因《梅真同他们》第一幕:“可是差不多也就算是了,你知道当时的那些办法古古怪的……”
74

怪气

成语拼音:
guài lǐ guài qì
成语解释:
形状、装束、声音等奇怪,跟一般的不同
成语出处:
徐怀中《我们播种爱情》第一章:“朱汉才用手电筒照着图解,叫着各种怪怪气的名称。”
75

藏阄

成语拼音:
huà lǐ cáng jiū
成语解释:
藏着哑谜儿。
成语出处:
《水浒传》第三七回:“宋江不晓得梢公话藏阄,在船舱悄悄的和两个公人说:‘也难得这个梢公救了我们三个性命。’”
76

带刺

成语拼音:
huà lǐ dài cì
成语解释:
指话中包含着讥笑和讽刺。同“话中带刺”。
成语出处:
范乃仲《小技术员战服神仙手》:“升级一听,话带刺,来者不善。”
77

胡哨

成语拼音:
huā lǐ hú shào
成语解释:
形容颜色过分鲜艳繁杂。也比喻浮华而不实在。
成语出处: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29回:“一同进到房,见满桌堆着都是选的刻本文章,红笔对的样,花胡哨的。”
78

胡涂

成语拼音:
hú lǐ hú tú
成语解释:
形容不明事理或对事物的认识模糊
成语出处:
鲁迅《伪自由书 新药》:“不过对于误服这药的病人,却能够使他不再寻求良药,拖重了病症而至于胡胡涂的死亡。”
79

糊涂

成语拼音:
hú lǐ hú tú
成语解释:
认识模糊;不明事理。也形容思想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
成语出处:
曾朴《孽海花》第三回:“难道龚定庵就这么糊糊涂的给他们药死了吗?”
80

乾坤

成语拼音:
hú lǐ qián kūn
成语解释:
指道家的神仙生活。同“壶中日月”。
成语出处:
明 朱有燉《神仙会》第一折:“罗浮道士谁同流,草衣木食轻诸侯,世间甲子管不得,壶乾坤只自由。”
* 第二个字是里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