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不的成语 (1761个)
-
1661
知情不举
- 成语拼音:
- zhī qíng bù jǔ
- 成语解释:
- 举:检举。了解情况而不揭发。
- 成语出处:
- 清 吴璿《飞龙全传》第一回:“我为巡城之职,理宜奏闻;若为朋友之情,匿而不奏,这知情不举的罪名,亦所不免。”
-
1662
知其不可而为之
- 成语拼音:
- zhī qí bù kě ér wéi zhī
- 成语解释:
- 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表示意志坚决。有时也表示倔强固执。
- 成语出处:
- 《论语·宪问》:“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
1663
知其不可为而为
- 成语拼音:
- zhī qí bù kě wéi ér wéi
- 成语解释:
- 为:做。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指意志坚决或倔强固执
- 成语出处:
- 郭沫若《南京印象》:“许多事情明明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但却丝毫也不能放松,不肯放松。”
-
1664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 成语拼音:
- zhī qí bù kě wéi ér wéi zhī
- 成语解释:
- 为:做。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指意志坚决或倔强固执
- 成语出处:
-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97回:“在你是手足之情,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也是你的好心。”
-
1665
众曲不容直
- 成语拼音:
- zhòng qū bù róng zhí
- 成语解释:
- 曲:弯曲,比喻邪恶;直:笔直,比喻正直。比喻在众多的坏人里不能容纳正直的人
- 成语出处:
- 西汉·司马迁《淮南子·说山训》:“此所谓同污而异涂者,众曲不容直,众枉不容正。”
-
1666
诛求不已
- 成语拼音:
- zhū qiú bù yǐ
- 成语解释:
- 见“诛求无已”。
- 成语出处:
- 清·张廷玉《明史·范济传》:“无丁之家,诛求不已;有丁之户,诈称死亡。”
-
1667
直认不讳
- 成语拼音:
- zhí rèn bù huì
- 成语解释:
- 直截了当承认,毫不回避隐瞒。
- 成语出处:
- 中国近台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徐锡麟安庆起义清方档案》:“马子畦一犯即现获之黄福诡名,亦经质讯明确,直认不讳。”
-
1668
自认不讳
- 成语拼音:
- zì rèn bù huì
- 成语解释:
- 讳:隐讳。直截了当地承认,一点也不回避隐瞒
- 成语出处:
- 清·无名氏《六部成语·刑部》:“自认不讳。”
-
1669
终日不倦
- 成语拼音:
- zhōng rì bù juàn
- 成语解释:
- 整天不知厌倦。指埋头学习
- 成语出处:
- 《孔子家语·致思》:“吾闻可以为人终日不倦者,其惟学焉。”
-
1670
真人不露相
- 成语拼音:
- zhēn rén bù lòu xiàng
- 成语解释:
- 指得道的人不以形相现于人前。借喻不在人前露脸或暴露身分。
- 成语出处: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九十九回:“悟空,这里人家,识得我们道成事完了。自古道,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恐为久淹,失了大事。”
-
1671
罪人不孥
- 成语拼音:
- zuì rén bù nú
- 成语解释:
- 孥:妻与子女的统称。谓治罪止于本人,不累及妻和子女。
- 成语出处:
- 《孟子 梁惠王》:“泽梁无禁,罪人不孥。”
-
1672
卓然不群
- 成语拼音:
- zhuó rán bù qún
- 成语解释:
- 指超出常人。
- 成语出处:
- 《后汉书 刘虞传论》:“其能历行饬身,卓然不群者,或未闻焉。”
-
1673
至死不变
- 成语拼音:
- zhì sǐ bù biàn
- 成语解释:
- 至:到。到死都不变。
- 成语出处:
-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
1674
在所不辞
- 成语拼音:
- zài suǒ bù cí
- 成语解释:
- 辞:推辞。表示全部接受;决不推辞。
- 成语出处:
- 邹韬奋《经历》:“只须能尽我的微薄的力量,推进或促成这个主张的实现,任何个人的艰险,是在所不辞的。”
-
1675
终身不齿
- 成语拼音:
- zhōng shēn bù chǐ
- 成语解释:
- 齿:录用。一辈子不录用
- 成语出处:
- 西汉·戴圣《礼记·王制》:“屏之远方,终身不齿。”
-
1676
众少不敌
- 成语拼音:
- zhòng shǎo bù dí
- 成语解释:
- 少数敌不过多数
- 成语出处:
- 《晋书·李特传》:“连战二日,众少不敌。”
-
1677
至死不二
- 成语拼音:
- zhì sǐ bù èr
- 成语解释:
- 至:到。到死不改变
- 成语出处:
- 明·刘若愚《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盖内臣性贪苟得,至死不二,遂传为笑柄。”
-
1678
坐视不顾
- 成语拼音:
- zuò shì bù gù
- 成语解释:
- 坐:不动。见别人遇到困难或危险,坐在一旁观看不去援救
- 成语出处:
- 清·李渔《闲情偶寄·结构第一》:“以有疏财仗义之张大公在,受人之托,必能忠人之事,未有坐视不顾,而致其剪发也。”
-
1679
赞声不绝
- 成语拼音:
- zàn shēng bù jué
- 成语解释:
- 连续不断地称赞。形容对人或事物非常赞赏。
- 成语出处:
-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十七:“字势飞舞,魏生赞不绝口。”
-
1680
坐视不救
- 成语拼音:
- zuò shì bù jiù
- 成语解释:
- 旁观别人的危难而不加救助。
- 成语出处:
- 宋 洪迈《夷坚志补 褚大震死》:“凶愎不孝,乡里恶之。母尝堕水中,坐视不救,有他人援之,后加詬骂而殴之。”
* 第三个字是不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