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不的成语 (1761个)
-
1681
赞声不绝
- 成语拼音:
- zàn shēng bù jué
- 成语解释:
- 连续不断地称赞。形容对人或事物非常赞赏。
- 成语出处:
-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十七:“字势飞舞,魏生赞不绝口。”
-
1682
坐视不救
- 成语拼音:
- zuò shì bù jiù
- 成语解释:
- 旁观别人的危难而不加救助。
- 成语出处:
- 宋 洪迈《夷坚志补 褚大震死》:“凶愎不孝,乡里恶之。母尝堕水中,坐视不救,有他人援之,后加詬骂而殴之。”
-
1683
追驷不及
- 成语拼音:
- zhuī sì bù jí
- 成语解释:
- 驷:古代同驾一辆车的四匹马或套着四匹马的车。已来不及追赶上飞奔的马车。比喻话说出去了无法再收回
- 成语出处:
- 无名氏《杂事秘辛》:“言脱于口,追驷不及,聊志于此。”
-
1684
置水不漏
- 成语拼音:
- zhì shuǐ bù lòu
- 成语解释:
- 置:安放。放着的水一滴也不漏掉。形容说话行事缜密,毫无差错
- 成语出处:
- 宋·朱熹《朱子语录》第114卷:“今有学者在某门者,其于考理,非不精当,说得来置水不漏,真是理会得好。”
-
1685
坐视不理
- 成语拼音:
- zuò shì bù lǐ
- 成语解释:
- 袖手旁观,不理不睬
- 成语出处:
- 清·许奉恩《里乘》第三卷:“君职司爽鸠,应为民除害,坐视不理,将何以辞其责也?”
-
1686
自视不明
- 成语拼音:
- zì shì bù míng
- 成语解释:
- 自视:单靠自己眼睛看事物;不明:看不清楚。指单靠自己眼睛看事物则看不清楚
- 成语出处:
- 春秋·楚·李耳《老子·道经》第24章:“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
1687
在所不免
- 成语拼音:
- zài suǒ bù miǎn
- 成语解释:
- 由于某种限制而难于避免
- 成语出处:
- 郭沫若《序引》:“昼为校课所迫,仅以夜间偷闲赶译,草率之处,在所不免。”
-
1688
遭时不偶
- 成语拼音:
- zāo shí bù ǒu
- 成语解释:
- 同“遭逢不偶”。
- 成语出处:
- 元·许衡《时务五事·为君难·任贤》:“遭时不偶,务自韬晦。”
-
1689
至死不屈
- 成语拼音:
- zhì sǐ bù qū
- 成语解释:
- 至:到。到死也不屈服。形容英勇顽强,视死如归
- 成语出处:
- 宋·周密《齐东野语·二张援襄》:“贵身被数十创,力不支,遂为生得,至死不屈。”
-
1690
作事不时
- 成语拼音:
- zuò shì bù shí
- 成语解释:
- 不时:不合时宜。做事违背农时。泛指不合时宜
- 成语出处: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八年》:“作事不时,怨读言动于民。”
-
1691
至死不悟
- 成语拼音:
- zhì sǐ bù wù
- 成语解释:
- 到死都不觉悟。形容顽固不化。悟:醒悟。
- 成语出处:
- 晋 葛洪《抱朴子》:“求乞福愿,冀其必得,至死不悟,不亦哀哉?”
-
1692
在所不惜
- 成语拼音:
- zài suǒ bù xī
- 成语解释:
- 惜:吝惜。决不吝惜。
- 成语出处:
- 清 金念劬《避兵十日记》:“果能摆城固守,区区民房原在所不惜。”
-
1693
咋舌不下
- 成语拼音:
- zhà shé bù xià
- 成语解释:
- 咋舌:咬舌或忍住不言。形容不敢说话或说不出话来,极度悔恨或畏缩
- 成语出处: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援传》:“岂有知其无成,而但萎腲咋舌,叉手从族乎?”
-
1694
终始不渝
- 成语拼音:
- zhōng shǐ bù yú
- 成语解释:
- 自始至终,一直不变。
- 成语出处:
- 《旧唐书 姚(王寿)传》:“卿早荷朝恩,委任斯重。居中作相,弘益已多;防边训兵,心力俱尽。岁寒无改,终始不渝。”
-
1695
终身不渝
- 成语拼音:
- zhōng shēn bù yú
- 成语解释:
- 渝:变。一生自始自终一直不变
- 成语出处:
- 梁实秋《谈友谊》:“神圣的友谊之情,其性质是如此的甜蜜、稳定、忠实、持久,可以终身不渝。”
-
1696
之死不渝
- 成语拼音:
- zhī sǐ bù yú
- 成语解释:
- 同“之死靡它”。
- 成语出处:
- 宋·苏辙《祭亡婿文逸民文》:“女有烈志,留鞠诸孤。赋诗《柏舟》,之死不渝。”
-
1697
坐树不言
- 成语拼音:
- zuò shù bù yán
- 成语解释:
- 《后汉书·冯异传》:“异为人谦退不伐……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后因以“坐树不言”、“坐树无言”谓功高而不自矜。
- 成语出处:
- 《后汉书·冯异传》:“异为人谦退不伐……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
-
1698
自是不彰
- 成语拼音:
- zì shì bù zhāng
- 成语解释:
- 自是:自以为是;彰:明晰。自以为是的人则是非不明
- 成语出处:
- 春秋·楚·李耳《老子·道经》第24章:“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
1699
着三不着两
- 成语拼音:
- zháo sān bù zháo liǎng
- 成语解释:
- 指说话或做事轻重不当,考虑欠周,注意这里,顾不到那里。
- 成语出处: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45回:“那珍大爷管儿子,倒也象当日老祖宗的规矩,只是着三不着两的。”
-
1700
周听不蔽
- 成语拼音:
- zhōu tīng bù bì
- 成语解释:
- 周听:广泛听取;蔽:蒙蔽。广泛地听取意见就不会受蒙蔽
- 成语出处:
- 汉·贾谊《新书·道术》:“周听则不蔽,稽验则不惶。”
* 第三个字是不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