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不的成语 (1761个)
-
1741
忠贞不贰
- 成语拼音:
- zhōng zhēn bù èr
- 成语解释:
- 忠:忠诚;贞:有操守。忠诚坚定,永不改变
- 成语出处:
- 周恩来《为庆贺朱总司令六十大寿的祝辞》:“你为党为人民真是忠贞不贰,你在革命过程中,经历了艰苦曲折,千辛万苦……”
-
1742
置之不顾
- 成语拼音:
- zhì zhī bù gù
- 成语解释:
- 置:放着;之:代词;它;顾:照管;注意。放在那儿不管。
- 成语出处: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80回:“那薛蟠得了宝蟾,如获珍宝,一概都置之不顾。”
-
1743
孳孳不倦
- 成语拼音:
- zī zī bù juàn
- 成语解释:
- 指工作或学习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 成语出处: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鲁丕传》:“性沉深好学,孳孳不倦。”
-
1744
谆谆不倦
- 成语拼音:
- zhūn zhūn bù juàn
- 成语解释:
- 恳切耐心地教诲,不知疲倦。
- 成语出处:
- 明·程颐《明道先生行状》:“先生从容告语,谆谆不倦,在邑三年,百姓爱之如父母,去之日,哭声震野。”
-
1745
置之不论
- 成语拼音:
- zhì zhī bù lùn
- 成语解释:
- 置:放着;之:代词。放在那儿不管
- 成语出处:
- 鲁迅《文艺和革命》:“这之前,有时恐怕也有青年潜入宣传,工人起来暗助,但这些人们大抵已经死掉,或则无从查考了,置之不论。”
-
1746
招之不来,麾之不去
- 成语拼音:
- zhāo zhī bù lái,huī zhī bù qù
- 成语解释:
- 麾:同“挥”,挥手。形容为人刚正不阿,坚定不移,不轻易听命于人
- 成语出处:
- 西汉·司马迁《史记·汲黯列传》:“使黯任职居官,无以逾人,然至其辅少主,守城深坚,招之不来,麾之不去,虽自谓贲育亦不能夺之矣。”
-
1747
至知不谋
- 成语拼音:
- zhì zhī bù móu
- 成语解释:
- 至知:极聪明的人;谋:谋略,计谋。极聪明的人可以不用谋虑
- 成语出处:
- 战国·宋·庄周《庄子·庚桑楚》:“故曰,至礼有不人,至义不物,至知不谋,至仁无亲,至信辟全。”
-
1748
铮铮不屈
- 成语拼音:
- zhēng zhēng bù qū
- 成语解释:
- 铮铮:响当当。响当当宁折不弯。形容人坚强不屈,有骨气
- 成语出处:
-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45回:“那四个俱是铁汉,铮铮不屈。”
-
1749
忠贞不屈
- 成语拼音:
- zhōng zhēn bù qū
- 成语解释:
- 忠:忠诚;贞:有操守。忠诚坚定,永不改变
- 成语出处:
- 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册附录:“为了争取中国人民的民族自由和社会改革,忠贞不屈,视死如归,悲壮激昂,可歌可泣。”
-
1750
知止不辱
- 成语拼音:
- zhī zhǐ bù rǔ
- 成语解释:
- 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羞辱
- 成语出处:
- 汉·荀悦《汉纪·宣帝纪》:“太傅疏广谓少傅受曰:‘吾闻知止不辱,知足不殆,功成名遂而身退,天之道也。”
-
1751
知足不辱
- 成语拼音:
- zhī zú bù rǔ
- 成语解释:
- 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羞辱。表示不要有贪心。
- 成语出处:
- 先秦 李耳《老子》:“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
1752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 成语拼音:
- zhī zú bù rǔ,zhī zhǐ bù dài
- 成语解释:
- 殆:危险。知道满足就不会遭受侮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到危险
- 成语出处:
- 春秋·楚·李耳《老子》:“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
1753
锱铢不爽
- 成语拼音:
- zī zhū bù shuǎng
- 成语解释:
- 犹言分毫不差。
- 成语出处:
- 清·周亮工《书影》卷八:“条分缕析,一一相配,而锱铢不爽也。”
-
1754
罪在不赦
- 成语拼音:
- zuì zài bù shè
- 成语解释:
- 赦:赦免。指罪行极重,不能得到赦免
- 成语出处:
- 萧纲《答张灒谢示集书》:“论之科刑,罪在不赦。”
-
1755
只字不提
- 成语拼音:
- zhī zì bù tí
- 成语解释:
- 只:一个。一个字也不谈起。比喻有意不说。
- 成语出处:
- 冰心《关于男人》:“至于儿女们的出生年月和名字,竟是只字不提。”
-
1756
置之不问
- 成语拼音:
- zhì zhī bù wèn
- 成语解释:
- 置:放着;之:代词。放在那儿不管
- 成语出处:
- 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18回:“圣上置之不问。”
-
1757
孜孜不懈
- 成语拼音:
- zī zī bù xiè
- 成语解释:
- 同“孜孜不怠”。
- 成语出处:
- 宋·苏舜钦《上京兆杜公书》:“虽所历必尽精力,夙夜孜孜不懈,然未有赫赫报国之迹,为天下所共闻而称道者。”
-
1758
孜孜不息
- 成语拼音:
- zī zī bù xī
- 成语解释:
- 孜孜:勤勉的样子。指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 成语出处:
- 郭沫若《题画记》:“像他这样孜孜不息、力求精进的人,既成者业已大有可砚,将来的成就更是未可限量的。”
-
1759
孳孳不息
- 成语拼音:
- zī zī bù xī
- 成语解释:
- 孳孳:同“孜孜”,努力不懈的样子。形容工作勤奋,努力不懈
- 成语出处: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鲁丕传》:“性沈深好学,孳孳不息。”
-
1760
孜孜不已
- 成语拼音:
- zī zī bù yǐ
- 成语解释:
- 勤勉从事,努力专一,不肯停歇
- 成语出处:
- 汉·荀悦《汉纪·平帝纪》:“故乱则统其理,危则致其安,祸则引其福,绝则接其继,幼则代其任,夙夜孜孜不已,凡以为天下厚刘氏也。”
* 第三个字是不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