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不的成语 (1761个)
-
1721
朝夕不保
- 成语拼音:
- zhāo xī bù bǎo
- 成语解释:
- 朝:早上;夕:黄昏。早晨不能保证晚上的情况。形容形势危急,难以预料
- 成语出处:
- 蔡东藩《五代史演义》第36回:“妾伏念先皇帝顷在并汾,适逢屯难,危同累卵,急若倒悬,智勇俱穷,朝夕不保。”
-
1722
忠孝不并
- 成语拼音:
- zhōng xiào bù bìng
- 成语解释:
- 不并:不能同时并行。尽忠不能尽孝,尽孝不能尽忠。即忠孝不能两全
- 成语出处:
- 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定谧》:“姑处事殊,忠孝不并。已为孝子,不得为忠臣;为忠臣,不得为孝子。”
-
1723
朝夕不倦
- 成语拼音:
- zhāo xī bù juàn
- 成语解释:
- 朝:早晨。早晚都不懈怠。形容勤奋努力,孜孜不倦
- 成语出处: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三年》:“寡人愿事君,朝夕不倦。”
-
1724
贼心不死
- 成语拼音:
- zéi xīn bù sǐ
- 成语解释:
- 不放弃坏念头,而继续做下去
- 成语出处:
- 姜树茂《渔岛怒潮》第17章:“这伙强盗贼心不死,说不定下一步对咱会更毒。”
-
1725
壮心不已
- 成语拼音:
- zhuàng xīn bù yǐ
- 成语解释:
- 指有抱负的人到了晚年;雄心壮志仍不衰减。壮心:宏大的志向;已:停止。
- 成语出处:
- 三国 魏 曹操《步出夏门行 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
1726
自信不疑
- 成语拼音:
- zì xìn bù yí
- 成语解释:
- 相信自己,绝不怀疑。
- 成语出处:
- 宋·苏轼《司马温公行状》:“为政之日,自信而不疑。”
-
1727
执意不从
- 成语拼音:
- zhí yì bù cóng
- 成语解释:
- 执:坚持。从:依从。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依从他人。
- 成语出处: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你若执意不从,惹他性起,一时翻过脸来,骂一顿,打一顿,你待走上天去。”
-
1728
正言不讳
- 成语拼音:
- zhèng yán bù huì
- 成语解释:
- 说话爽直,毫无忌讳。
- 成语出处:
- 战国 楚 屈原《卜居》:“宁正言不讳以危身乎?”
-
1729
执意不回
- 成语拼音:
- zhí yì bù huí
- 成语解释:
- 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依从别人
- 成语出处:
- 《宋史·王安石传》:“安石性强忮,遇事无可否,自信所见,执意不回。”
-
1730
择焉不精
- 成语拼音:
- zé yān bù jīng
- 成语解释:
- 择:选择;精:精粹。从中有所选择却不够精当
- 成语出处:
- 唐·韩愈《原道》:“荀与扬也,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
-
1731
遭遇不偶
- 成语拼音:
- zāo yù bù ǒu
- 成语解释:
- 同“遭逢不偶”。
- 成语出处:
- 清·谭嗣同《先仲兄行状》:“遭遇不偶,居恒忽忽,悲歌感慨,以发其堙郁之气。”
-
1732
卓逸不群
- 成语拼音:
- zhuó yì bù qún
- 成语解释:
- 不群:跟一般人不一样。指才德超出常人,与众不同
- 成语出处:
- 汉·蔡邕《荐边让书》:“才艺言行,卓逸不群。”
-
1733
昼夜不舍
- 成语拼音:
- zhòu yè bù shě
- 成语解释:
- 昼:白天;舍:止。白天晚上都不停。形容勤奋地学习或工作,到了夜以继日、昼夜不停的地步
- 成语出处:
- 春秋·鲁·孔丘《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1734
专一不移
- 成语拼音:
- zhuān yī bù yí
- 成语解释:
- 移:改变,动摇。指对事业专心致志的追求,或对爱情忠贞不渝的信守
- 成语出处:
- 东汉·班固《白虎通义》:“信者诚也,专一不移也。”
-
1735
骤雨不终日
- 成语拼音:
- zhòu yǔ bù zhōng rì
- 成语解释:
- 骤:急速;终:竟,从开始到末了;终日:整天。攀雨下不了整天。比喻势头很猛不能持久
- 成语出处:
- 春秋·楚·李耳《老子》第23章:“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
1736
知一不知十
- 成语拼音:
- zhī yī bù zhī shí
- 成语解释:
- 仅知道事物的一个方面而不了解全面
- 成语出处:
- 汉·桓宽《盐铁论·结和》:“秦知进取之利,而不知鸿门之难,是以知一不知十也。”
-
1737
孜孜不辍
- 成语拼音:
- zī zī bù chuò
- 成语解释:
- 同“孜孜不已”。
- 成语出处:
- 《东观汉记·邓弘传》:“师事刘述,常在师门,布衣徒行,讲诵孜孜不辍。”
-
1738
知足不殆
- 成语拼音:
- zhī zú bù dài
- 成语解释:
- 殆:危险。知道满足就不会遭受危险
- 成语出处:
- 汉·荀悦《汉纪·宣帝纪》:“太傅疏广谓少傅受曰:‘吾闻知止不辱,知足不殆,功成名遂而身退,天之道也。”
-
1739
知止不殆
- 成语拼音:
- zhī zhǐ bù dài
- 成语解释:
- 殆:危险。知道适可而止的人就不会遇到危险。旧时劝人行事不要过分。
- 成语出处:
- 《老子》第四十四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
1740
孜孜不怠
- 成语拼音:
- zī zī bù dài
- 成语解释:
- 勤勉努力,毫不懈怠。
- 成语出处:
- 《汉书·平当传》:“今圣汉受命而王,继体承业二百余年,孜孜不怠,政令清矣。”
* 第三个字是不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