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度的成语 (26个)

1

巴山

成语拼音:
bā shān dù lǐng
成语解释:
指爬山越岭。
成语出处:
《水浒传》第一一六回:“只见解珍、解宝便道:‘我兄弟两个,原是猎户出身,巴山岭得惯。’”
2

穿荆

成语拼音:
chuān jīng dù jí
成语解释:
穿:穿越;:通“渡”,越过。穿越荆棘丛生的地带。形容旅途艰辛
成语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64回:“原来那孙大圣与八戒、沙僧,牵着马,挑着担,一夜不曾住脚,穿荆棘,东寻西找。”
3

程门

成语拼音:
chéng mén dù xuě
成语解释:
程:宋代理学家程颐。比喻尊师重教
成语出处:
清·金埴《不下带编》第一卷:“一架绳床共众同,坐虚使院仰清风。独惭三十无能立,难向程门雪中。”
4

揣时

成语拼音:
chuǎi shí duó lì
成语解释:
形势,估量自己的能力
成语出处:
明 张居正《答上师相徐存斋书》:“不肖揣时力,屡欲乞归。”
5

付诸

成语拼音:
fù zhū dù wài
成语解释:
外:心意计之外。放在考虑之外,形容不计安危、成败的行为
成语出处:
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册第一章:“自身生死且尚付诸外,毁誉更不计及也。”
6

付之

成语拼音:
fù zhī dù wai
成语解释:
谓置于胸臆之外,不加考虑。
成语出处: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以小舟涉鲸波,出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外矣!”
7

糊口

成语拼音:
hú kǒu dù rì
成语解释:
糊口:本是喝粥的意思。日:过日子。勉强维持生活,打发日子。
成语出处:
《五代史评话 梁史》:“但是小生自小兀坐书斋,不谙其他生活,只得把这教学糊口日,为之奈何?”
8

鉴影

成语拼音:
jiàn yǐng dù xíng
成语解释:
观察揣人的形迹。
成语出处: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102回:“这三人将篮子内物件,一齐摆出仔细瞧看,或者寸纸,或者只字,鉴影形,一概俱无,又仍一件一件装入篮内。”
9

金针

成语拼音:
jīn zhēn dù rén
成语解释:
金针:指把高超的技艺传授给别人。:通“渡”;越过;引申为传授。把金针给人。比喻把某种技艺的秘法、诀窍传授给别人。
成语出处:
元 金好问《论诗》诗:“鸳鸯绣了不教看,莫把金针与人。”
10

揆理

成语拼音:
kuí lǐ duó qíng
成语解释:
揆:揣测;理:事理;:估计,猜;情:常情。从情理上揣
成语出处:
明 刘若愚《酌中志 辽左弃地》:“揆理情,大有未便。”
11

揆理

成语拼音:
kuí lǐ dù shì
成语解释:
衡量道理,揣情势。
成语出处:
清·林则徐《复奏曾望颜条陈封关禁海事宜折》:“与概断各国贸易,揆理势,迥不相同。”
12

揆情

成语拼音:
kuí qíng duó lǐ
成语解释:
揆、:揣测、估计;情、理:人的常情和事理。依据情理来推测、估计。也作“揆情事”。
成语出处:
宋 彭龟年《止堂集 祭陈克斋先生文》:“揆情事,如鉴之明;泛酬曲应,如衡之平。”
13

揆时

成语拼音:
kuí shí dù shì
成语解释:
时势。
成语出处:
清·平步青《霞外捃屑·掌故·陈侍御奏折》:“林则徐不能揆时势,妥善办理,致夷人激而用兵。”
14

量力

成语拼音:
liàng lì duó dé
成语解释:
衡量自己的德行是否能够服人,估计自己的能力是否能够胜任。
成语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十一年》:“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
15

量时

成语拼音:
liàng shí dù lì
成语解释:
衡量时势,估计力量。
成语出处:
《元史·太宗本纪》:“帝有宽弘之量,忠恕之心,量时力,举无过事。”
16

弃之

成语拼音:
qì zhī dù wai
成语解释:
谓根本不放在心上。
成语出处: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周孔之业,弃之外。”
17

审己

成语拼音:
shěn jǐ dù rén
成语解释:
审:审查。:估量。先审查自己,再估量别人。
成语出处:
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孟君子审己人,故能免于斯累而作论文。”
18

审几

成语拼音:
shěn jǐ dù shì
成语解释:
省察事机,揣形势。
成语出处:
明·张居正《陈六事疏》:“审几势更化宜民者,救时之急务也。”
19

审时

成语拼音:
shěn shí duó shì
成语解释:
:审。观察分析时势;估计情况的变化。
成语出处:
明 沈德符《野获编》:“刘欲华试以完大典,俱审时势,切中事理。”
20

致之

成语拼音:
zhì zhī dù wài
成语解释:
指不放在心上。同“置之外”。
成语出处:
《北史 薛辩传》:“朕且含养,致之外,勿以言辞相析。”
* 第三个字是度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