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而的成语 (452个)

21

不辞

成语拼音:
bù cí ér bié
成语解释:
辞:告辞;别:离别。没有打招呼;就离开了;或悄悄地溜走了。也作“不辞行”、“不告别”。
成语出处:
老舍《不成问题的问题》:“于是,大家想不辞别。”
22

不得

成语拼音:
bù dé ér zhī
成语解释:
得:能够。无从知道。
成语出处:
唐 韩愈《争臣论》:“故虽谏且议,使人不得知焉。”
23

擦肩

成语拼音:
cā jiān ér guò
成语解释:
擦:挨。挨着肩溜走。指没有抓住机会
成语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2回:“后来彼此又擦肩过。”
24

揭竿

成语拼音:
jiē gān ér qǐ
成语解释:
揭:举;竿:竹竿;指旗帜。揭竿为旗;奋起反抗。泛指人民起义。
成语出处:
汉 贾谊《过秦论》:“将数百之众,转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25

可望不可及

成语拼音:
kě wàng ér bù kě jí
成语解释:
指只可仰望不可接近
成语出处:
郭沫若《月蚀》:“可望不可及的古之人,你们的鼓声透过了几千万重的黑幕,传达到我耳里来了!”
26

可望不可即

成语拼音:
kě wàng é bù kě jí
成语解释:
能望见,但达不到或不能接近。常比喻目前还不能实现的事物。
成语出处:
唐·宋之问《明河篇》:“明河可望不可亲,愿得乘槎一问津。”明·刘基《登卧龙山写怀二十八韵》:“白云在青天,可望不可即。”
27

量力

成语拼音:
liàng lì ér xíng
成语解释:
量:估量;估计;行:做;干。衡量自己的力量去行事。
成语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十五年》:“力能则进,否则退,量力行。”
28

沐猴

成语拼音:
mù hóu ér guàn
成语解释:
沐猴:猕猴;冠:戴帽子。猕猴装扮成人样。比喻徒有仪表或地位无真本领;也可形容坏人装扮成好人。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人言楚人沐猴冠耳,果然。”
29

倾巢

成语拼音:
qīng cháo ér chū
成语解释:
倾:尽;倾巢:意指巢中一个也不剩。整窝的鸟儿全出来。比喻敌人出动全部兵力进行侵扰。
成语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贼兵倾巢来,必是抵死厮拼、我将何策胜之?”
30

似是

成语拼音:
sì shì ér fēi
成语解释:
是:对;正确;非:不对;错误。好像是对的;实际上不对。指表面上相似;实际上不一样。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孟子 尽心下》:“孔子曰:‘恶似非者。’”
31

三十

成语拼音:
sān shí ér lì
成语解释:
指人在三十岁前后有所成就。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吾十有五志于学,三十立。”
32

铩羽

成语拼音:
shā yǔ ér guī
成语解释:
铩羽:羽毛摧落,比喻失败或不得志。指失败或不得志归。
成语出处:
南朝宋·鲍照《拜侍郎上疏》:“铩羽暴鳞,复见翻跃。”
33

脱口

成语拼音:
tuō kǒu ér chū
成语解释:
指话语未经思索;随口言。脱口:不加思索地开口说。
成语出处:
清 吴趼人《瞎骗奇闻》:“我晓得你这个人向来是有口无心的,但也不可不拘什么话便脱口出。”
34

腾空

成语拼音:
téng kōng ér qǐ
成语解释:
腾空:向天空飞升。向高空升起。
成语出处:
清 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三回:“李靖正欲挽留,只见那女子拨转马头,那马即腾空起,倏忽不见。”
35

无疾

成语拼音:
wú jí ér zhōng
成语解释:
没有病就死了,比喻事物未受外力干扰就自行消灭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18卷:“到三十六岁,忽对人说:‘玉帝命我为江涛之神,三日后,必当赴任。’至期无疾终。”
36

娓娓

成语拼音:
wěi wěi ér tán
成语解释:
连续不倦地谈论着。形容健谈。
成语出处: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 小说二集序》:“只如熟人相对,娓娓谈。”
37

无为

成语拼音:
wú wéi ér zhì
成语解释:
无为:无所作为;治:治理。自己无所作为使天下得到治理。原指舜当政的时候,沿袭尧的主张,不做丝毫改变。后泛指以德化民。
成语出处:
《论语·卫灵公》:“无为治者,其舜也与?”
38

鱼贯

成语拼音:
yú guàn ér chū
成语解释:
像游鱼那样连贯着出现。
成语出处: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八回:“三人急不暇择,从窦中鱼贯出,外面正是一条逼狭的胡同,还静悄悄的没人阻住。”
39

迎刃

成语拼音:
yíng rèn ér jiě
成语解释:
碰着刀口就分开了。比喻事情容易处理;问题容易解决。
成语出处:
《晋书 杜预传》:“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解。”
40

知难

成语拼音:
zhī nán ér jìn
成语解释:
指不怕困难;敢于迎着困难上。
成语出处:
左丘明《左传 定公六年》:“陈寅曰:‘子立后行,吾室亦不亡,唯居亦以我为知难行也。’”
* 第三个字是而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