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菽的成语 (5个)

1

不辨

成语拼音:
bù biàn shū mài
成语解释:
辨:分清;:豆类。分不清豆子和麦子。形容愚昧无知;或指缺乏实际生产知识。
成语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八年》:“周子有兄而无慧,不能辨麦。”杜预注:“,大豆也。豆麦殊形易别,故以为痴者之候。”
2

不辩

成语拼音:
bù biàn shū mài
成语解释:
分不清哪是豆子,哪是麦子。形容愚笨无知。后形容缺乏实际生产知识。
成语出处:
晋 葛洪《抱朴子 穷达》:“庸俗之夫,暗于别物,不分朱紫,不辩麦。”
3

不辨

成语拼音:
bù biàn shū sù
成语解释:
分不清哪是豆子,哪是小米。形容愚笨无知。后形容缺乏实际生产知识。
成语出处:
清 龚自珍《农宗》:“婢妾之养不备,则不世;祠祭弗如式,不世;不辨粟,亦不世。”
4

布帛

成语拼音:
bù bó shū sù
成语解释:
帛:丝织品;:豆类;粟:小米,泛指粮食。指生活必需品。比喻极平常而又不可缺少的东西。
成语出处:
《宋史 程颐传》:“其言之旨,若布帛粟然,知德者尤尊崇之。”
5

智昏

成语拼音:
zhì hūn shū mài
成语解释:
谓智力不能辨认豆麦。形容无知。
成语出处:
南朝·梁·刘孝标《辩命论》:“朝秀晨终,龟鹤千岁,年之殊也。闻言如响,智昏麦,神之辨也。”
* 第三个字是菽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