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黄山的词语

形容黄山的词语:壮观、秀美、神奇、雄浑、奇特、险峻、清新、灵动、宏伟、迷人、浪漫、恢弘、绝美、瑰丽、神秘、苍茫、风光、悠久、古朴、神圣。

形容黄山的词语 相关词语和解释

词语拼音/解释
黄山 黄山 (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黄山: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中华十大名山,天下第一奇山。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有72峰,主峰莲花峰海拔1864米,与光明顶、天都峰并称三大黄山主峰,为36大峰之一。黄山是安徽旅游的标志,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唯一的山岳风光。 黄山原名“黟山”,因峰岩青黑,遥望苍黛而名。后因传说轩辕黄帝曾在此炼丹,故改名为“黄山”。黄山代表景观有“四绝三瀑”,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三瀑:人字瀑、百丈泉、九龙瀑。黄山迎客松是安徽人民热情友好的象征,承载着拥抱世界的东方礼仪文化。 明朝旅行家徐霞客登临黄山时赞叹:“薄海内外之名山,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被后人引申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黃山 黄山 (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黄山: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中华十大名山,天下第一奇山。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有72峰,主峰莲花峰海拔1864米,与光明顶、天都峰并称三大黄山主峰,为36大峰之一。黄山是安徽旅游的标志,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唯一的山岳风光。 黄山原名“黟山”,因峰岩青黑,遥望苍黛而名。后因传说轩辕黄帝曾在此炼丹,故改名为“黄山”。黄山代表景观有“四绝三瀑”,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三瀑:人字瀑、百丈泉、九龙瀑。黄山迎客松是安徽人民热情友好的象征,承载着拥抱世界的东方礼仪文化。 明朝旅行家徐霞客登临黄山时赞叹:“薄海内外之名山,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被后人引申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黟山 黟山 黟山是中国古代对黄山的别称,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山一词出自《黄山图经》。“黟山改黄山”之说出自《黄山图经》,《新安志》及后来的志书大多沿用此说,不过《新安志》之前的志书记载却是“黄山改北黟山”。
迎客松 迎客松 (安徽黄山景区迎客松)迎客松在黄山玉屏楼左侧、文殊洞之上,倚青狮石破石而生,高10米,胸径0.64米,地径75厘米,枝下高2.5米,树龄至少已有800年,黄山“四绝”之一。其一侧枝桠伸出,如人伸出一只臂膀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另一只手优雅地斜插在裤兜里,雍容大度,姿态优美。 迎客松是黄山的标志性景观,也是安徽省的象征之一,从人民大会堂铁画《迎客松》至车站码头,都有它的身影。迎客松已经成为中国与世界人民和平友谊的象征。
青弋江 青弋江 青弋江,中国长江下游支流。古称“清水”、“泠水”或“泾溪”、“泾水”。唐及北宋时称青弋水。青弋江之名始自南宋。《宁国府志》记载:“青弋江古名清水,一名泠水,又名清弋水。称其为清弋江,是因为它发源于黄山,会石台、太平、旌德、泾县诸水后,河身渐广,春暖水涨,波涛汹涌,故曰江。” 青弋江源出中国安徽省黟县黄山北麓,源头主河为清溪河(美溪河),经石台县、黄山区,于周家坦注入陈村水库(太平湖),出陈村水库流经泾县(此段原名施溪河)、宣城、南陵、芜湖等地,于芜湖市区入长江。安徽省志载:青弋江全长275千米,有大小支流30余条,流域面积8178平方千米,(芜湖市志(1999年版)、芜湖县志、南陵县志:在关门洲注入长江,全长291公里,有大小支流23条,流域面积4340平方公里。)是安徽省境内,也是长江下游最大的一条支流。 (名片图:青弋江芜湖市区段)
九华山 九华山 (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九华山(Jiuhua Mountain),古称陵阳山、九子山,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境内,素有“东南第一山”之称,传说因唐朝李白《望九华赠青阳韦仲堪》诗:“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而更名为“九华山”。 九华山为皖南三大山系之一,主体是由花岗岩岩体组成的强烈断隆带。其边缘地区除部分为沉积岩外,大都是由花岗闪长岩组成的褶皱断块轻度隆起带。九华山地处北亚热带,不仅受到湿润季风的影响,而且受到山区海拔高度、地形地势的制约,所以具有温和、湿润、阴凉等山区气候特点。 九华山北俯长江,南望黄山,东临太平湖,西接池阳,绵亘一百余公里,主要有九十九峰,最高的十王峰海拔1342米。九华山区域总面积约120平方公里,大致呈南-北走向,介于东经117°43′-118°80′,北纬30°24′-30°40′之间。 九华山自山麓至天台峰,名刹古寺林立,文物古迹众多,尚存化城寺、月身宝殿、慧居寺、百岁宫等古刹78座,佛像1500余尊,藏有明万历皇帝颁赐的圣旨、藏经及其它玉印、法器等文物1300余件。 2006年,以九华山为主体的九华山风景名胜区被评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7年,九华山风景区获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009年,九华山获评为国家地质公园。
九華山 九华山 (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九华山(Jiuhua Mountain),古称陵阳山、九子山,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境内,素有“东南第一山”之称,传说因唐朝李白《望九华赠青阳韦仲堪》诗:“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而更名为“九华山”。 九华山为皖南三大山系之一,主体是由花岗岩岩体组成的强烈断隆带。其边缘地区除部分为沉积岩外,大都是由花岗闪长岩组成的褶皱断块轻度隆起带。九华山地处北亚热带,不仅受到湿润季风的影响,而且受到山区海拔高度、地形地势的制约,所以具有温和、湿润、阴凉等山区气候特点。 九华山北俯长江,南望黄山,东临太平湖,西接池阳,绵亘一百余公里,主要有九十九峰,最高的十王峰海拔1342米。九华山区域总面积约120平方公里,大致呈南-北走向,介于东经117°43′-118°80′,北纬30°24′-30°40′之间。 九华山自山麓至天台峰,名刹古寺林立,文物古迹众多,尚存化城寺、月身宝殿、慧居寺、百岁宫等古刹78座,佛像1500余尊,藏有明万历皇帝颁赐的圣旨、藏经及其它玉印、法器等文物1300余件。 2006年,以九华山为主体的九华山风景名胜区被评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7年,九华山风景区获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009年,九华山获评为国家地质公园。
黄山市 在安徽省南部、青弋江上游、黄山地区。1983年设市。人口394万(1995年)。为新兴旅游城市,境内有著名的黄山风景区,还有太平湖、屯溪老街、潜口民宅博物馆等胜迹。
两浙 两浙 亦作“ 两淛 ”。 浙东和浙西的合称。唐肃宗时析江南东道为浙江东道和浙江西道 , 钱塘江以南简称浙东 、以北简称浙西 。 宋代有两浙路 ,辖今江苏省长江以南及浙江省全境。 今浙江省以 富春江 等为界分为浙东、浙西。 两浙指浙江省 。 郁达夫 《两浙漫游后记》:“统观两浙的山,当以自黄山西来的昱岭山脉莫干山脉天目山脉为主峰。”
朱砂庵 朱砂庵 寺庙名,正名慈光寺。明朝修建,在黄山朱砂峰下,望朱砂庵而登。—— 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地理位置:慈光寺在安徽省黄山的温泉景区,位于温泉北部端点,距温泉1.5公里。
兩浙 两浙 亦作“ 两淛 ”。 浙东和浙西的合称。唐肃宗时析江南东道为浙江东道和浙江西道 , 钱塘江以南简称浙东 、以北简称浙西 。 宋代有两浙路 ,辖今江苏省长江以南及浙江省全境。 今浙江省以 富春江 等为界分为浙东、浙西。 两浙指浙江省 。 郁达夫 《两浙漫游后记》:“统观两浙的山,当以自黄山西来的昱岭山脉莫干山脉天目山脉为主峰。”
坡谷 坡谷 坡谷,宋 苏东坡 ( 苏轼 )和 黄山谷 ( 黄庭坚 )的并称。 宋 严羽 《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
昔年 昔年 (词语释义)昔年,汉语词汇。 拼音:xī nián 释义:往年;从前。 【基本解释】 [in former years] 前几年;从前 昔年欲登未登者。——《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见来 见来 jiàn lái 见来(见来) 犹真的,真个。 唐 杜甫 《寒雨朝行视园树》诗:“锁石藤梢元自落,倚天松骨见来枯。” 宋 欧阳修 《阮郎归》词之五:“见来无事去还思,而今花又飞。” 明 王衡 《郁轮袍》第三折:“你见 关大王 卖豆腐来?[众:]见来人硬货不硬哩!”《说郛》卷八十引 聂奉先 《续本事诗·市语》:“今时市语答人真实事,则称见来。此语盖已久矣, 坡 赠 黄山人 诗云:‘面颊照人元自白,眉毛覆眼见来乌。’以此。”
朱砂泉 朱砂泉 朱砂泉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zhū shā quán,意思是温泉名。又称 汤泉 。在 安徽省 黄山 。
天半 天半 天半 [sky] 高空,如在半天之上 例:俱秀出天半。——《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纵横 纵横 (汉语词语)纵横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zòng héng。基本解释是(1)横一条竖一条的;(2)奔放自如;(3)奔驰无阻。出自《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松谷庵 松谷庵 松谷庵原名松谷草堂,又称松谷禅林,位于安徽省黄山的松谷景区。
縱横 纵横 (汉语词语)纵横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zòng héng。基本解释是(1)横一条竖一条的;(2)奔放自如;(3)奔驰无阻。出自《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縱橫 纵横 (汉语词语)纵横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zòng héng。基本解释是(1)横一条竖一条的;(2)奔放自如;(3)奔驰无阻。出自《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見來 见来 jiàn lái 见来(见来) 犹真的,真个。 唐 杜甫 《寒雨朝行视园树》诗:“锁石藤梢元自落,倚天松骨见来枯。” 宋 欧阳修 《阮郎归》词之五:“见来无事去还思,而今花又飞。” 明 王衡 《郁轮袍》第三折:“你见 关大王 卖豆腐来?[众:]见来人硬货不硬哩!”《说郛》卷八十引 聂奉先 《续本事诗·市语》:“今时市语答人真实事,则称见来。此语盖已久矣, 坡 赠 黄山人 诗云:‘面颊照人元自白,眉毛覆眼见来乌。’以此。”
黄参 黄参 黄参,产于黄土高原甘肃张掖市山丹县境内,民乐县部分地区也有相应的分布,主要以野生为主,人工种植难度大。是青藏高原带给山丹人民的原生态宝物。也是甘肃山丹的特产之一。它与地耳、发菜是当地的“三宝”。 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的人民把它叫做称黄葑,因此黄参俗称黄葑。 黄葑其形似人参,通体金黄。主要生长于沿祁连山、焉支山(又名大黄山)海拔2400米-2900米的高寒湿润草原和丘陵地带,是多年生纯天然植物。
黃參 黄参 黄参,产于黄土高原甘肃张掖市山丹县境内,民乐县部分地区也有相应的分布,主要以野生为主,人工种植难度大。是青藏高原带给山丹人民的原生态宝物。也是甘肃山丹的特产之一。它与地耳、发菜是当地的“三宝”。 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的人民把它叫做称黄葑,因此黄参俗称黄葑。 黄葑其形似人参,通体金黄。主要生长于沿祁连山、焉支山(又名大黄山)海拔2400米-2900米的高寒湿润草原和丘陵地带,是多年生纯天然植物。
黃山派 辞典解释黄山派  huáng shān pài     明末清初的山水画派之一。以梅清、原济(石涛)​、弘仁(渐江)​三人为代表,均以描绘黄山景物著称。世称梅清得黄山之影,石涛得黄山之灵,弘仁得黄山之质。
歙砚 歙砚 歙砚,全称歙州砚,中国四大名砚之一,与甘肃洮砚、广东端砚、黄河澄泥砚齐名。 产于安徽黄山山脉与天目山、白际山之间的歙州,包括歙县、休宁、祁门、黟县、婺源等县。歙石的产地以婺源与歙县交界处的龙尾山(罗纹山)下溪涧为最优,所以歙砚又称龙尾砚,而龙尾山则是大部分存世歙砚珍品的石料出产地。除此之外,歙县、休宁县、祁门县亦产歙砚。 歙砚的制作材料被称为歙石或歙砚石,一般需要5-10亿年的地质变化才能形成,其中最适合制砚的是轻度千枚岩化的板岩。其主要矿物成分为绢云母、石英、黄铁矿、磁黄铁矿、褐铁矿、炭质等,粒度0.001~0.005mm,比重2.81~2.94,主要砚锋为片状砚锋。歙砚石的花纹结构十分突出,分为鱼子纹、罗纹、金晕纹、眉纹、刷丝纹等类型。由于其矿物粒度细,微粒石英分布均匀,故有发墨益毫、滑不拒笔、涩不滞笔的效果,受到历代书法家的称赞。造型浑朴,浮雕、浅浮雕、半圆雕等手法是歙砚台的工艺风格和特点。 歙砚为历代文人所称道。南唐后主李煜说“歙砚甲天下”;苏东坡评其“涩不留笔,滑不拒墨,瓜肤而縠理,金声而玉德”;米芾说:“金星宋砚,其质坚丽,呵气生云,贮水不涸”。2004年9月中国轻工联合会和中国文房四宝协会授予歙县“中国歙砚之乡”荣誉称号。
歙硯 歙砚 歙砚,全称歙州砚,中国四大名砚之一,与甘肃洮砚、广东端砚、黄河澄泥砚齐名。 产于安徽黄山山脉与天目山、白际山之间的歙州,包括歙县、休宁、祁门、黟县、婺源等县。歙石的产地以婺源与歙县交界处的龙尾山(罗纹山)下溪涧为最优,所以歙砚又称龙尾砚,而龙尾山则是大部分存世歙砚珍品的石料出产地。除此之外,歙县、休宁县、祁门县亦产歙砚。 歙砚的制作材料被称为歙石或歙砚石,一般需要5-10亿年的地质变化才能形成,其中最适合制砚的是轻度千枚岩化的板岩。其主要矿物成分为绢云母、石英、黄铁矿、磁黄铁矿、褐铁矿、炭质等,粒度0.001~0.005mm,比重2.81~2.94,主要砚锋为片状砚锋。歙砚石的花纹结构十分突出,分为鱼子纹、罗纹、金晕纹、眉纹、刷丝纹等类型。由于其矿物粒度细,微粒石英分布均匀,故有发墨益毫、滑不拒笔、涩不滞笔的效果,受到历代书法家的称赞。造型浑朴,浮雕、浅浮雕、半圆雕等手法是歙砚台的工艺风格和特点。 歙砚为历代文人所称道。南唐后主李煜说“歙砚甲天下”;苏东坡评其“涩不留笔,滑不拒墨,瓜肤而縠理,金声而玉德”;米芾说:“金星宋砚,其质坚丽,呵气生云,贮水不涸”。2004年9月中国轻工联合会和中国文房四宝协会授予歙县“中国歙砚之乡”荣誉称号。
凌歊 凌歊 líng xiāo,古代一般指凌歊台,唐代姑孰县境十个代表性景观:姑孰溪、丹阳湖、谢公宅、凌歊台、桓公井、慈姥竹、望夫山、牛渚矶、灵墟山和天门山,李白曾作《姑孰十咏》,其中一首是《凌歊台》。《太平寰宇记》:姑孰溪,在太平州当涂县南二里。姑熟(姑孰),即古县名。此水经县市中过,故溪即因地以名之也。《江南通志》:姑熟溪,在太平府当涂县南二里,一名姑浦,合丹阳东南之余水,及诸港来会,过宝积山入大江。周必大《泛舟游山录》:姑熟溪,水色绀碧,与河流不相杂。陆放翁《入蜀记》:姑熟溪,土人但谓之姑溪,水色正绿,而澄澈如镜,纤鳞往来可数。溪南皆渔家,景物幽奇。 据《方舆胜览》记载,凌歊台在太平州城北黄山上。宋武帝南游,尝登此台,乃建离宫焉。《江南通志》:凌歊台,在太平府当涂县黄山,有石如案,高可五尺,顶平而圆,宋武帝建宫避暑处。周必大《泛舟游山录》:出北门五里余,登凌歊台,台在黄山上,本不高,而望甚远。西南即青山,却顾采石、天门及溧阳、和州诸山,皆在目中。
淩歊 凌歊 líng xiāo,古代一般指凌歊台,唐代姑孰县境十个代表性景观:姑孰溪、丹阳湖、谢公宅、凌歊台、桓公井、慈姥竹、望夫山、牛渚矶、灵墟山和天门山,李白曾作《姑孰十咏》,其中一首是《凌歊台》。《太平寰宇记》:姑孰溪,在太平州当涂县南二里。姑熟(姑孰),即古县名。此水经县市中过,故溪即因地以名之也。《江南通志》:姑熟溪,在太平府当涂县南二里,一名姑浦,合丹阳东南之余水,及诸港来会,过宝积山入大江。周必大《泛舟游山录》:姑熟溪,水色绀碧,与河流不相杂。陆放翁《入蜀记》:姑熟溪,土人但谓之姑溪,水色正绿,而澄澈如镜,纤鳞往来可数。溪南皆渔家,景物幽奇。 据《方舆胜览》记载,凌歊台在太平州城北黄山上。宋武帝南游,尝登此台,乃建离宫焉。《江南通志》:凌歊台,在太平府当涂县黄山,有石如案,高可五尺,顶平而圆,宋武帝建宫避暑处。周必大《泛舟游山录》:出北门五里余,登凌歊台,台在黄山上,本不高,而望甚远。西南即青山,却顾采石、天门及溧阳、和州诸山,皆在目中。
新安派 新安派 新安派是明末清初的一个画派,区域包括安徽省的东南、黄山东南麓的歙、休宁、祁门、婺源、绩溪、黟的六个地区,旁及宣城、姑熟以及徽洲、宣城等地寓居在江、浙一带的画家。此派画家共同的特点是崇尚倪黄、远法唐宋,近师文沈。题材大多是黄山、白岳,画风尚清逸简淡,境界幽僻, 意趣荒寒。渐江为这一画派的主要代表。 新安派早期成员:丁云鹏、郑重、李流芳、程嘉隧、萧云从、汪建、吴试、僧筏、李杭之、凌起翔、吴田生。新安派中期者:戴本孝、程邃、汪家珍、谢绍烈、郑盿、汪朴、江注。新安四大家:新安四大家:僧渐江、查士标、孙逸、汪之瑞。清代新安变派画家:程士镳、僧雪庄、程鸣、方士庶、黄柳溪、吴之驎。新安近代画家:鲍蓥、程瑶笙、黄士陵、黄宾虹、汪采白等。
峄山 峄山 峄(yì)山又名“邹峄山”、“邹山” 、“东山”,海拔582.8米,是我国古代的九大历史文化名山之一,有齐鲁名山归岱峄的美誉。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峄山雄峙于“孔孟之乡”的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东南10公里处,104国道及京沪铁路东侧,京福高速公路和京沪高速铁路西侧,早在秦汉时期就著称于世,它是中国古代的九大历史文化名山之一。 峄山虽然山不高,但却集泰山之雄、黄山之奇、华山之险于一身,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自然之秀美。孔子、孟子、秦始皇、李斯、司马迁、华佗、李白、杜甫、苏东坡、王安石、欧阳修、黄庭坚、董其昌、郑板桥等都曾登临揽胜,他们留在峄山的三百多处著名的摩崖刻石和碑碣,为峄山增添了奇异的历史文化光彩。 峄山自然景观优美奇特,素有"岱南奇观"、"邹鲁秀灵"、“天下第一奇山”之美誉。
嶧山 峄山 峄(yì)山又名“邹峄山”、“邹山” 、“东山”,海拔582.8米,是我国古代的九大历史文化名山之一,有齐鲁名山归岱峄的美誉。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峄山雄峙于“孔孟之乡”的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东南10公里处,104国道及京沪铁路东侧,京福高速公路和京沪高速铁路西侧,早在秦汉时期就著称于世,它是中国古代的九大历史文化名山之一。 峄山虽然山不高,但却集泰山之雄、黄山之奇、华山之险于一身,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自然之秀美。孔子、孟子、秦始皇、李斯、司马迁、华佗、李白、杜甫、苏东坡、王安石、欧阳修、黄庭坚、董其昌、郑板桥等都曾登临揽胜,他们留在峄山的三百多处著名的摩崖刻石和碑碣,为峄山增添了奇异的历史文化光彩。 峄山自然景观优美奇特,素有"岱南奇观"、"邹鲁秀灵"、“天下第一奇山”之美誉。
天目山 天目山 (临安天目山)素有“大树华盖闻九州”之誉的天目山,地处浙江省杭州市西北部临安区境内,浙皖两省交界处,距杭州84公里,在杭州至黄山黄金旅游线中段。主峰仙人顶海拔1506米。古名浮玉山,“天目”之名始于汉,有东西两峰,顶上各有一池,长年不枯,故名。是韦陀菩萨的道场。 动植物种类繁多,珍稀物种荟萃,为国家教学科研重要基地。被国家授予"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天目山峰峦叠翠,古木葱茏,有奇岩怪石之险,有流泉飞瀑之胜,素负"大树王国""清凉世界"盛名,为古今揽胜颐神胜地。天目千重秀,灵山十里深,她赋予人类享之不竭的璀璨文化与独特的大自然风韵。
松葉 松叶 松叶,中药名。为松科植物华山松Pinus armandi Franch、黄山松Pinus taiwanensis Hayata、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黑松Pinus thunbergii Parl.、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 Franch.、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d.et.Zucc.等的针叶。华山松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河南、湖北、西藏等地。黄山松分布于安徽、江西、浙江、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等地。马尾松分布于陕西、江苏、安微、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黑松分布于辽宁、山东、江苏等地;武汉、南京、上海、杭州等地多有栽培。油松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河南、山东、江苏等地。云南松分布于西南地区及广西。红松分布于东北地区。具有祛风燥湿,杀虫止痒,活血安神之功效。常用于风湿痹痛,脚气,湿疮,癣,风疹瘙痒,跌打损伤,神经衰弱,慢性肾炎,高血压病,预防乙脑、流感。
松叶 松叶 松叶,中药名。为松科植物华山松Pinus armandi Franch、黄山松Pinus taiwanensis Hayata、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黑松Pinus thunbergii Parl.、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 Franch.、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d.et.Zucc.等的针叶。华山松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河南、湖北、西藏等地。黄山松分布于安徽、江西、浙江、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等地。马尾松分布于陕西、江苏、安微、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黑松分布于辽宁、山东、江苏等地;武汉、南京、上海、杭州等地多有栽培。油松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河南、山东、江苏等地。云南松分布于西南地区及广西。红松分布于东北地区。具有祛风燥湿,杀虫止痒,活血安神之功效。常用于风湿痹痛,脚气,湿疮,癣,风疹瘙痒,跌打损伤,神经衰弱,慢性肾炎,高血压病,预防乙脑、流感。
梁山泊 梁山泊 梁山泊,文献中也作梁山泺,位于山东省西南部梁山县境内,由梁山、青龙山、凤凰山、龟山四主峰和虎头峰、雪山峰、郝山峰、小黄山等七支脉组成,占地面积3.5平方公里。古典名著《水浒传》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梁山泊原址已经干涸,梁山县马营镇的“水泊遗址”(湿地)为原梁山泊的唯一遗存水域。
海嶽 海岳 海岳,字菌人,号中洲,江苏丹徒人,家居镇江。清顺治十六年(1659)三岁时出家,后曾在南京主持清凉寺,又到黄山,为慈光寺住持。著有《绿萝庵诗集》、《万山拜下堂稿》等。所作《黄山赋》,洋洋万言,全用集句,上取六经,下取百氏。另有专咏慈光寺木莲的七律一百首。
楚镇 楚镇 (词语)chǔ zhèn 楚镇(楚镇)楚 地主山。镇,一方的主山。 唐 李敬方《题黄山汤院》诗:“ 楚 镇惟 黄 岫,灵泉浴圣源。”
楚鎮 楚镇 (词语)chǔ zhèn 楚镇(楚镇)楚 地主山。镇,一方的主山。 唐 李敬方《题黄山汤院》诗:“ 楚 镇惟 黄 岫,灵泉浴圣源。”
海岳 海岳 海岳,字菌人,号中洲,江苏丹徒人,家居镇江。清顺治十六年(1659)三岁时出家,后曾在南京主持清凉寺,又到黄山,为慈光寺住持。著有《绿萝庵诗集》、《万山拜下堂稿》等。所作《黄山赋》,洋洋万言,全用集句,上取六经,下取百氏。另有专咏慈光寺木莲的七律一百首。
歙縣 辞典解释歙县  shè xiàn     县名。位于安徽省东南,因县东南有歙浦而得名。京赣铁路经此,县民以制造笔、墨、砚为业。县内以产茶、木材为大宗,其墨、枇杷、蜜枣驰名全国。其西北黄山为著名游览及疗养胜地。 英语 She county in Huangshan 黃山|黄山[Huang2 shan1], Anhui德语 Kreis She (Provinz Anhui, China)​ (Eig, Geo)​
仙源 仙源 仙源:汉语词汇 仙源:安徽黄山市黄山区地名 仙源 (汉语词汇)仙源,汉语词汇。 拼音:xiān yuán 释义:1、道教称神仙所居之处。2、特指晋陶渊明 所描绘的理想境地桃花源。3、借指风景胜地或安谧的僻境。4、鹿邑县古称。
敬亭山 敬亭山 敬亭山位于中国安徽省宣城市区北郊,原名昭亭山,晋初为避帝讳,易名敬亭山,属黄山支脉,东西绵亘十余里。有大小山峰60座,主峰名“一峰”,海拔317米。“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自南齐谢脁《游敬亭山》和唐朝李白《独坐敬亭山》诗篇传颂后,敬亭山声名鹊起。谢李之后,白居易,杜牧,韩愈,刘禹锡,王维,孟浩然,李商隐,颜真卿,韦应物,陆龟蒙,苏东坡,梅尧臣, 汤显祖,施闰章,梅清,梅庚等慕名登临,吟诗作赋,绘画写记,清朝画僧人石涛更是驻锡于敬亭山脚下的广教寺,以敬亭风光为背景,留下传世名作《石涛罗汉百开册页》。中国历代吟颂敬亭山的诗、文、词、画达千数,敬亭山遂被称为“江南诗山”,饮誉海内外。抗日战争时期,陈毅将军率部东进,途经宣城即兴吟《由宣城泛湖东下》七绝一首:“敬亭山下橹声柔,雨洒江天似梦游。李谢诗魂今在否?湖光照破万年愁。” 2012年1月,敬亭山风景名胜区被批准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黃山谷 辞典解释黄山谷  huáng shān gǔ     人名。指宋代文学家黄庭坚。参见「黄庭坚」条。
安徽省 别称“皖”。在中国中东部、长江下游及淮河中游。面积1402万平方千米。人口5999万(1995年)。清初为江南省,后分置安徽省。省会合肥。北部和长江沿岸为平原,余为山地、丘陵,以黄山最著名。主要湖泊有巢湖。从南向北由亚热带湿润区向暖温带半湿润区过渡。主要工业有煤炭、钢铁和炼铜。中国重要煤炭基地。粮食作物有水稻、小麦,商品粮产区。茶叶、油菜籽、黄红麻产量居全国前列。
铁骨 铁骨 (汉语词汇)一个卑微的生命来到战火纷飞的民国,一次次的挫折与伤痛导致他一次次的迷茫与觉悟,面对军阀遍布、民不聊生的动荡世界,面对强权、国耻、沦丧、热血……这个只为了好好活下去而苦心钻营的麻木看客,不知不觉被卷入一次次的历史大事件中,糊里糊涂走上了从军之路。 无可选择的万里征程,打造了一个内心执着坚定、外表厚颜无耻的另类军人,在历史的夹缝中沉沉浮浮数度生死最终却能...... 铁骨 tiě gǔ (1).比喻坚挺的枝干。 徐迟 《黄山记》一:“黄山松铁骨冰肌,异萝松天下罕见。” (2).刚强不屈的骨气。 碧野 《怀田庄》:“他年纪比我小,但他经过的风浪却比我多,他铁骨铮铮,不屈不挠。” 袁鹰 《不灭的诗魂》:“铁窗生活并没有销磨他的铮铮铁骨。”
逸兴横飞 逸兴横飞【解释】指超逸豪放的意兴勃发飞扬。【出处】语出唐王勃《滕王阁序》:“遥襟俯畅,逸兴遄飞。”【示例】他~,登上了海拔二八六○公尺的莲花峰,黄山最高峰的绝顶。 ◎徐迟《黄山记》二
庄家汉 庄家汉 (黄山市美协主席)庄家汉,又名庄家坚,男,1943年农历4月生,汉族,安徽省黄山市歙县绵潭人,擅中国画。
矜奬 矜奬 矜奖 jīn jiǎng 词语解释:赞扬和称誉。 清 黄宗羲 《靳熊封游黄山诗文序》:“词情俱美,注目抽心,晶照巖壑,不特为士林之矜奖,山川亦与之酬答矣。”
鐵骨 铁骨 (汉语词汇)一个卑微的生命来到战火纷飞的民国,一次次的挫折与伤痛导致他一次次的迷茫与觉悟,面对军阀遍布、民不聊生的动荡世界,面对强权、国耻、沦丧、热血……这个只为了好好活下去而苦心钻营的麻木看客,不知不觉被卷入一次次的历史大事件中,糊里糊涂走上了从军之路。 无可选择的万里征程,打造了一个内心执着坚定、外表厚颜无耻的另类军人,在历史的夹缝中沉沉浮浮数度生死最终却能...... 铁骨 tiě gǔ (1).比喻坚挺的枝干。 徐迟 《黄山记》一:“黄山松铁骨冰肌,异萝松天下罕见。” (2).刚强不屈的骨气。 碧野 《怀田庄》:“他年纪比我小,但他经过的风浪却比我多,他铁骨铮铮,不屈不挠。” 袁鹰 《不灭的诗魂》:“铁窗生活并没有销磨他的铮铮铁骨。”
精芒 精芒 (1).光芒。《晋书·张华传》:“大盆盛水,置剑其上,视之者精芒炫目。” 唐 李白 《出自蓟北门行》:“虏阵横北荒,胡星耀精芒。” 清 黄景仁 《黄山问道图为范怀山作》诗:“坎离献胎息,日月输精芒。” (2).犹精锐。 明 汤显祖 《邯郸记·边急》:“老河魁福国安邦将,羽林军个个精芒。”
逸興橫飛 【解释】指超逸豪放的意兴勃发飞扬。【出处】语出唐王勃《滕王阁序》:“遥襟俯畅,逸兴遄飞。”【示例】他~,登上了海拔二八六○公尺的莲花峰,黄山最高峰的绝顶。 ◎徐迟《黄山记》二
莊家漢 庄家汉 (黄山市美协主席)庄家汉,又名庄家坚,男,1943年农历4月生,汉族,安徽省黄山市歙县绵潭人,擅中国画。
一线天 一线天 (山峰中常见景观)一线天,是我国名山奇峰中常有的石景,因两壁夹峙,缝隙所见蓝天如一线而得名;较为知名者有峨眉山、华山、黄山、江郎山、武夷山、九宫山、三清山等处的“一线天”美景;由于“一线天”景观奇特,已成为许多风景名胜的热门景点。
松树 松树 (松科植物)松树,(学名:Pinus):是松科、松属植物。世界上的松树种类有八十余种,不仅种类多,而且分布广,如分布于华北、西北几省区的油松、樟子松、黑松和赤松,华中几省的马尾松、黄山松、高山松,秦巴山区的巴山松,以及台湾松和北美短叶松,多数是我国荒山造林的主要树种。松树为轮状分枝,节间长,小枝比较细弱平直或略向下弯曲,针叶细长成束。其树冠看起来篷松不紧凑,“松”字正是其树冠特征的形象描述。所以,“松”就是树冠篷松的一类树。松树坚固,寿命十分长。 三针一束的三叶松有分布于秦岭、关山林区的白皮松、川滇地区的云南松、思茅松、华中华南引种的湿地松、火炬松等。四针一束的松树种类少,仅美国加里福尼亚州有分布。另外,卵果松,拉威逊松是四针或五针束的。五针一束的松树种类多,分布广,有东北的红松、西北西南几省的华山松,还有乔松、广东松、安徽五针松、大别山五针松、偃松、台湾果松等。绝大多数是高大乔木,高20~50米,最高可达75米(美国的糖松P.lambertiana),极少数为灌木状,如偃松(P.pumila)和地盘松(P.yunnanensis) 。
一線天 一线天 (山峰中常见景观)一线天,是我国名山奇峰中常有的石景,因两壁夹峙,缝隙所见蓝天如一线而得名;较为知名者有峨眉山、华山、黄山、江郎山、武夷山、九宫山、三清山等处的“一线天”美景;由于“一线天”景观奇特,已成为许多风景名胜的热门景点。
松樹 松树 (松科植物)松树,(学名:Pinus):是松科、松属植物。世界上的松树种类有八十余种,不仅种类多,而且分布广,如分布于华北、西北几省区的油松、樟子松、黑松和赤松,华中几省的马尾松、黄山松、高山松,秦巴山区的巴山松,以及台湾松和北美短叶松,多数是我国荒山造林的主要树种。松树为轮状分枝,节间长,小枝比较细弱平直或略向下弯曲,针叶细长成束。其树冠看起来篷松不紧凑,“松”字正是其树冠特征的形象描述。所以,“松”就是树冠篷松的一类树。松树坚固,寿命十分长。 三针一束的三叶松有分布于秦岭、关山林区的白皮松、川滇地区的云南松、思茅松、华中华南引种的湿地松、火炬松等。四针一束的松树种类少,仅美国加里福尼亚州有分布。另外,卵果松,拉威逊松是四针或五针束的。五针一束的松树种类多,分布广,有东北的红松、西北西南几省的华山松,还有乔松、广东松、安徽五针松、大别山五针松、偃松、台湾果松等。绝大多数是高大乔木,高20~50米,最高可达75米(美国的糖松P.lambertiana),极少数为灌木状,如偃松(P.pumila)和地盘松(P.yunnanensis) 。
温汤 温汤 (温泉)温泉多有硫磺的气味,用来洗浴则侵袭肌肤。只有新安黄山的温泉是朱砂泉,在春天的时候泉水呈微红色,可用来烹茶。朱砂泉水虽是红色但温度并不很高,泉底处可能有雄黄。有砒石的地方亦有温泉,沐浴后可使人中毒。
鸳鸯湖 鸳鸯湖 (江西省婺源县鸳鸯湖)鸳鸯湖,位于婺源县西部赋春镇,景(德镇)白(沙关)公路西侧。离县城紫阳镇43公里;西接瓷都景德镇41公里;南距风景名胜区三清山201公里;北离旅游胜地黄山179公里。 八十年代初,因水库周围生态环境良好,吸引了众多的鸳鸯来此越冬,故1986年后逐渐被改称为"鸳鸯湖",1997年被定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鴛鴦湖 鸳鸯湖 (江西省婺源县鸳鸯湖)鸳鸯湖,位于婺源县西部赋春镇,景(德镇)白(沙关)公路西侧。离县城紫阳镇43公里;西接瓷都景德镇41公里;南距风景名胜区三清山201公里;北离旅游胜地黄山179公里。 八十年代初,因水库周围生态环境良好,吸引了众多的鸳鸯来此越冬,故1986年后逐渐被改称为"鸳鸯湖",1997年被定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溫湯 温汤 (温泉)温泉多有硫磺的气味,用来洗浴则侵袭肌肤。只有新安黄山的温泉是朱砂泉,在春天的时候泉水呈微红色,可用来烹茶。朱砂泉水虽是红色但温度并不很高,泉底处可能有雄黄。有砒石的地方亦有温泉,沐浴后可使人中毒。

其它词语热搜

* 形容黄山的词语:壮观、秀美、神奇、雄浑、奇特、险峻、清新、灵动、宏伟、迷人、浪漫、恢弘、绝美、瑰丽、神秘、苍茫、风光、悠久、古朴、神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