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枝大如斗”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枝枝大如斗”出自宋代苏轼的《牡丹》,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zhī zhī dà rú dòu,诗句平仄:平平仄平仄。

“枝枝大如斗”全诗

《牡丹》
花好长患稀,花多信佳否。
未有四十枝,枝枝大如斗

分类:

作者简介(苏轼)

苏轼头像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牡丹》苏轼 翻译、赏析和诗意

《牡丹》是苏轼(苏东坡)于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花开艳丽难常见,花多是否可信然。
未满四十株花苞,每朵都大如斗盆。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牡丹花的壮丽和珍贵之处。苏轼以独特的笔触表达出牡丹花盛开的美丽,同时也表达了对花朵稀少和数量有限的担忧和疑虑。他描述了牡丹花朵之大如斗盆,强调了其宏伟和宝贵之处。

赏析:
1. 珍稀之美:苏轼在诗中强调了牡丹花的珍贵和稀有性。他用"花好长患稀"来形容牡丹花的美丽难得一见,暗示着牡丹的壮丽之处常常令人感到痛惜。
2. 数量有限:诗中提到"未有四十枝",指牡丹花的数量不多,进一步表明了牡丹花的稀缺性。这也暗示了苏轼对于美好事物的珍惜态度,因为数量的稀少使得每一朵牡丹都变得宝贵起来。
3. 壮丽的描绘:苏轼运用"枝枝大如斗"来描绘牡丹花的盛开场景,形象地表现出牡丹花朵之大、之美。这样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牡丹花的豪华和华丽。

总的来说,苏轼的《牡丹》通过对牡丹花的描绘,展示了牡丹的壮美和珍贵,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稀缺性的担忧。这首诗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成为了中国古代诗词中描绘牡丹花的经典之作。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枝枝大如斗”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mǔ dān
牡丹

huā hǎo zhǎng huàn xī, huā duō xìn jiā fǒu.
花好长患稀,花多信佳否。
wèi yǒu sì shí zhī, zhī zhī dà rú dòu.
未有四十枝,枝枝大如斗。

“枝枝大如斗”平仄韵脚

拼音:zhī zhī dà rú dòu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枝枝大如斗”的相关诗句

“枝枝大如斗”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枝枝大如斗”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枝枝大如斗”出自苏轼的 《牡丹》,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