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与诸儒论石渠”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宜与诸儒论石渠”出自宋代苏轼的《次韵宋肇惠澄心纸二首》,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í yǔ zhū rú lùn shí qú,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

“宜与诸儒论石渠”全诗

《次韵宋肇惠澄心纸二首》
诗老囊空一不留,百番曾作百金收。
(永叔以澄心百幅遗圣俞,圣俞有诗。
)知君也厌雕肝肾,分我江南数斛愁。
君家家学陋相如,宜与诸儒论石渠
古纸无多更分我,自应给札奏新书。

分类:

作者简介(苏轼)

苏轼头像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次韵宋肇惠澄心纸二首》苏轼 翻译、赏析和诗意

《次韵宋肇惠澄心纸二首》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老囊空一不留,
百番曾作百金收。
(永叔以澄心百幅遗圣俞,圣俞有诗。)

知君也厌雕肝肾,
分我江南数斛愁。
君家家学陋相如,
宜与诸儒论石渠。
古纸无多更分我,
自应给札奏新书。

中文译文:
老去之诗已无所留,
百度辗转卖为百金。
(永叔曾以澄心纸百幅遗留给圣俞,圣俞也有诗。)

知道你也对琢磨经书烦腻,
将江南数斛忧愁分与我。
你家的学问还不如相如,
更适合与其他儒者讨论石渠经典。
珍贵的古纸不多,还是分给我吧,
我应该用来记录新的作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苏轼的自嘲之作,描写了他自己的境遇和对诗文的看法。诗人表示自己老去,已经没有留下什么优秀的作品,曾经辛苦创作的诗文如今被卖掉换得了一些金钱。诗中提到了永叔将自己珍藏的澄心纸百幅留给了圣俞,而圣俞也有诗作。这里可以看出苏轼对于自己的才华和成就有所怀疑和自嘲。

接着,诗人以一种讽刺的语气表达了对另一个人的不满,这个人对于研究经书已经感到厌倦,而将他的忧愁和烦恼交给了诗人。诗人称这个人的家族学问水平低下,不如古代的学者相如,更适合与其他儒者一起讨论石渠经典(《石渠宝笈》是一部古代经学著作)。最后,诗人希望能获得更多珍贵的古纸来记录自己的新作品,表达了他对于创作和文学的执着和渴望。

整首诗词通过自嘲和讽刺的手法,表达了苏轼对自己才华的怀疑和对文学境遇的不满。他既自嘲自己的诗文已无所留,又讽刺了一个对学问烦腻的人将自己的忧愁转嫁给他。这首诗词展现了苏轼对于文学创作的追求和对于学问的尊重,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自身命运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宜与诸儒论石渠”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cì yùn sòng zhào huì chéng xīn zhǐ èr shǒu
次韵宋肇惠澄心纸二首

shī lǎo náng kōng yī bù liú, bǎi fān céng zuò bǎi jīn shōu.
诗老囊空一不留,百番曾作百金收。
yǒng shū yǐ chéng xīn bǎi fú yí shèng yú, shèng yú yǒu shī.
(永叔以澄心百幅遗圣俞,圣俞有诗。
zhī jūn yě yàn diāo gān shèn, fēn wǒ jiāng nán shù hú chóu.
)知君也厌雕肝肾,分我江南数斛愁。
jūn jiā jiā xué lòu xiàng rú, yí yǔ zhū rú lùn shí qú.
君家家学陋相如,宜与诸儒论石渠。
gǔ zhǐ wú duō gèng fēn wǒ, zì yìng gěi zhá zòu xīn shū.
古纸无多更分我,自应给札奏新书。

“宜与诸儒论石渠”平仄韵脚

拼音:yí yǔ zhū rú lùn shí qú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六鱼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宜与诸儒论石渠”的相关诗句

“宜与诸儒论石渠”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宜与诸儒论石渠”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宜与诸儒论石渠”出自苏轼的 《次韵宋肇惠澄心纸二首》,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