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信风篁岭下梅”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问信风篁岭下梅”出自宋代苏轼的《探梅》,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wèn xìn fēng huáng lǐng xià méi,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问信风篁岭下梅”全诗

《探梅》
问信风篁岭下梅

分类:

作者简介(苏轼)

苏轼头像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探梅》苏轼 翻译、赏析和诗意

《探梅》是一首宋代苏轼创作的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问信风篁岭下梅。
疑是心期老相识,
相逢不语也相知。
赖有诗人才子在,
圣朝同仗宰相衣。

诗意:
这首诗以探寻梅花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思考和珍视。诗中描述了在风吹竹林的山岭下观赏梅花,诗人对一位老朋友的问候和重逢的场景,并表达了对友情的赞美和致敬。

赏析:
《探梅》这首诗以苏轼独特的笔触展现了梅花的美丽和友情的珍贵。首句“问信风篁岭下梅”,以问候和探询的方式引出了诗人对梅花的关注。接着的两句“疑是心期老相识,相逢不语也相知”,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默契和默契,即使不说话也能互相了解对方的心意。这种默契的情感使得友情更加深厚。

接下来的两句“赖有诗人才子在,圣朝同仗宰相衣”,是苏轼对友情的赞美和致敬。他说自己有幸拥有文学才华,与友人共同在朝廷中为宰相效力,这暗示了友情在艺术创作和政治事务中的重要性。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和友情的讴歌,表达了诗人对于默契友谊的珍视和尊重,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友情和人际关系的重视。这首诗以苏轼独特的语言才华和情感深度,展现了他对友情的真挚感受,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问信风篁岭下梅”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tàn méi
探梅

wèn xìn fēng huáng lǐng xià méi.
问信风篁岭下梅。

“问信风篁岭下梅”平仄韵脚

拼音:wèn xìn fēng huáng lǐng xià méi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问信风篁岭下梅”的相关诗句

“问信风篁岭下梅”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问信风篁岭下梅”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问信风篁岭下梅”出自苏轼的 《探梅》,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