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草连天碧”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芳草连天碧”出自宋代晏殊的《失调名》,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fāng cǎo lián tiān bì,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

“芳草连天碧”全诗

《失调名》
芳草连天碧

分类:

作者简介(晏殊)

晏殊头像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失调名》晏殊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失调名》
朝代:宋代
作者:晏殊

芳草连天碧,
荣华竟不济。
晚风吹过水,
秋月照长堤。

中文译文:
美丽的青草延绵至天际,
繁华终究无法持久。
晚风吹过水面,
秋月照耀着长堤。

诗意和赏析:
《失调名》是晏殊的一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繁华与虚幻的思考和感慨。

诗的开头写道“芳草连天碧”,以形容美丽的青草似乎延伸到天际,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对世界的美好景象的描绘。然而,接下来的一句“荣华竟不济”表达了一种失望和无奈,意味着尽管繁华绚烂,但却不能带来真正的满足和成就。

接下来的两句“晚风吹过水,秋月照长堤”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晚风吹过水面,给人一种凉爽和宁静的感觉,而秋月的照耀则为整个场景增添了一丝寂寥和辽阔之感。这里的晚风和秋月可以被视为一种对繁华背后的虚幻和无常的反思,暗示着人生的无常和变化。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荣华富贵的失望和对现实世界的思考。它表达了一种对人生繁华的反思,提醒人们珍惜并理解生命中的瞬间美好,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对人生哲理的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芳草连天碧”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shī tiáo míng
失调名

fāng cǎo lián tiān bì.
芳草连天碧。

“芳草连天碧”平仄韵脚

拼音:fāng cǎo lián tiān bì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入声十一陌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芳草连天碧”的相关诗句

“芳草连天碧”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芳草连天碧”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芳草连天碧”出自晏殊的 《失调名》,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