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是龙墀第一人”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已是龙墀第一人”出自宋代王安石的《题山寺扉》,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ǐ shì lóng chí dì yī rén,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已是龙墀第一人”全诗

《题山寺扉》
口衔天宪手持钧,已是龙墀第一人
回首三千大千界,此身犹是一微尘。

分类:

作者简介(王安石)

王安石头像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题山寺扉》王安石 翻译、赏析和诗意

《题山寺扉》是宋代文人王安石所写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王安石对自己身份地位的深刻思考和自省。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口衔天宪手持钧,
已是龙墀第一人。
回首三千大千界,
此身犹是一微尘。

诗意解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己的形象来表达作者对自身身份和地位的思考。第一句"口衔天宪手持钧"表明作者已经担任重要的官职,具有很高的地位。"已是龙墀第一人"意味着作者已经成为朝廷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接下来的两句"回首三千大千界,此身犹是一微尘"则表达了作者对自身的反思。无论在广阔的世界中,自己的地位如何重要,他仍然意识到自己的渺小和微不足道。

赏析:
《题山寺扉》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权力和地位的思考。诗中的"口衔天宪手持钧"和"龙墀第一人"表明了作者在朝廷中的高地位,但接着的"回首三千大千界,此身犹是一微尘"则表达了作者对自身的谦逊和对世界的深思。这种反思和自省使得王安石的诗词具有了深刻的内涵和思想价值。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身地位的反思,展示了作者对权力和地位的客观认知,以及对自身渺小的深刻认识。这种思考与自省的态度在宋代文人的作品中较为常见,也体现了王安石作为文人官员的特点。该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思想,在读者中引起共鸣,并让人们对权力和地位的追求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已是龙墀第一人”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tí shān sì fēi
题山寺扉

kǒu xián tiān xiàn shǒu chí jūn, yǐ shì lóng chí dì yī rén.
口衔天宪手持钧,已是龙墀第一人。
huí shǒu sān qiān dà qiān jiè, cǐ shēn yóu shì yī wēi chén.
回首三千大千界,此身犹是一微尘。

“已是龙墀第一人”平仄韵脚

拼音:yǐ shì lóng chí dì yī rén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一真  (平韵)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已是龙墀第一人”的相关诗句

“已是龙墀第一人”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已是龙墀第一人”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已是龙墀第一人”出自王安石的 《题山寺扉》,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