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磅礡昆仑三万里”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磅礡昆仑三万里”出自宋代陆游的《书忧》,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bàng bó kūn lún sān wàn lǐ,诗句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磅礡昆仑三万里”全诗

《书忧》
时人应怪我何求,白尽从来未白头。
磅礡昆仑三万里,不知何地可埋忧?

分类:

作者简介(陆游)

陆游头像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书忧》陆游 翻译、赏析和诗意

《书忧》是宋代文学家陆游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时人应怪我何求,
白尽从来未白头。
磅礡昆仑三万里,
不知何地可埋忧?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忧虑和困惑。作者感到时人对他的追求和期望不断增加,使得他的头发已经变白,但他的内心仍然未能得到真正的安宁。他将自己的忧愁比作昆仑山那样巍峨壮丽的山脉,不知道可以在哪里找到一个可以埋葬自己忧虑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和困惑。作者通过自己的经历,反思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他感到自己在追求名利的过程中失去了内心的宁静,忧虑和烦恼不断困扰着他。诗中的昆仑山象征着作者内心的忧愁,它的磅礡和壮丽形象与作者内心的痛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内心困扰的无奈和迷茫。这种对内心痛苦的描绘和反思,使得这首诗词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情感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磅礡昆仑三万里”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shū yōu
书忧

shí rén yīng guài wǒ hé qiú, bái jǐn cóng lái wèi bái tóu.
时人应怪我何求,白尽从来未白头。
bàng bó kūn lún sān wàn lǐ, bù zhī hé dì kě mái yōu?
磅礡昆仑三万里,不知何地可埋忧?

“磅礡昆仑三万里”平仄韵脚

拼音:bàng bó kūn lún sān wàn lǐ
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上声四纸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磅礡昆仑三万里”的相关诗句

“磅礡昆仑三万里”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磅礡昆仑三万里”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磅礡昆仑三万里”出自陆游的 《书忧》,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