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封沾襟复自悔”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艾封沾襟复自悔”出自宋代黄庭坚的《送魏君俞知宿迁》,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ài fēng zhān jīn fù zì huǐ,诗句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

“艾封沾襟复自悔”全诗

《送魏君俞知宿迁》
魏侯得名能治剧,江湖作吏声籍籍。
人言才似钜鹿公,诏书擢守二千石。
前日见贤後得罪,艾封沾襟复自悔
牛刀割鸡不作难,看公来上宿迁最。

分类:

作者简介(黄庭坚)

黄庭坚头像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送魏君俞知宿迁》黄庭坚 翻译、赏析和诗意

《送魏君俞知宿迁》是宋代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魏侯有声望,能管治剧务,
在江湖中任职,声名显赫。
人们说他的才能,堪比古代的钜鹿侯爵,
皇帝下诏书,提拔他为二千石官员。
前不久他受到了贤臣的指责,后来又犯了错误,
他深感愧疚,悔过自新。
他像割鸡一样毫不犹豫,决定前往宿迁。

诗意:
这首诗词是黄庭坚送别魏君俞知宿迁的作品。诗中主要描绘了魏君俞知官职的经历和他在江湖中的声望。魏君俞知以其出色的才能和治理剧务的能力在人们中间享有盛誉,被人们称赞有如古代的钜鹿侯爵。他在官场上得到提拔,成为二千石级别的官员。然而,魏君俞知在前一段时间因为得罪了一位贤臣而备受责难,但他并没有因此灰心丧志,反而深感懊悔,并决定改过自新。最后,他毫不犹豫地决定前往宿迁,继续他的官职工作。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现了魏君俞知的经历和内心的挣扎。诗人通过对魏君俞知的赞美和描写,表达了对他的敬佩和祝福。诗中的"钜鹿公"是指古代的钜鹿侯爵,是一个具有杰出才能和声望的人物,将其与魏君俞知相提并论,暗示了他的非凡才能和出色表现。诗人还描绘了魏君俞知对自己过失的反思和悔过态度,表现出他的坚强意志和追求进步的决心。最后,诗人通过描述魏君俞知毫不犹豫地前往宿迁,展示了他勇于面对挑战和承担责任的品质。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魏君俞知的描绘,传递了对他的赞美和祝福,同时也表达了对勇于自我反省和追求进步的品质的推崇和认可。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艾封沾襟复自悔”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sòng wèi jūn yú zhī sù qiān
送魏君俞知宿迁

wèi hóu dé míng néng zhì jù, jiāng hú zuò lì shēng jí jí.
魏侯得名能治剧,江湖作吏声籍籍。
rén yán cái shì jù lù gōng, zhào shū zhuó shǒu èr qiān dàn.
人言才似钜鹿公,诏书擢守二千石。
qián rì jiàn xián hòu dé zuì, ài fēng zhān jīn fù zì huǐ.
前日见贤後得罪,艾封沾襟复自悔。
niú dāo gē jī bù zuò nán, kàn gōng lái shàng sù qiān zuì.
牛刀割鸡不作难,看公来上宿迁最。

“艾封沾襟复自悔”平仄韵脚

拼音:ài fēng zhān jīn fù zì huǐ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
韵脚:(仄韵) 上声十贿  (仄韵) 去声十一队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艾封沾襟复自悔”的相关诗句

“艾封沾襟复自悔”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艾封沾襟复自悔”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艾封沾襟复自悔”出自黄庭坚的 《送魏君俞知宿迁》,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