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列坐曾”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千人列坐曾”出自明代高启的《姑苏杂咏 千人石》,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qiān rén liè zuò céng,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

“千人列坐曾”全诗

《姑苏杂咏 千人石》
池上无陀石,千人列坐曾
如今趺夜月,唯有一山僧。

分类:

作者简介(高启)

高启头像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姑苏杂咏 千人石》高启 翻译、赏析和诗意

《姑苏杂咏 千人石》是明代诗人高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池上没有陀石,曾经有千人坐在上面。如今只有一位山僧,独自坐在月光下。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景象,池塘上曾经有许多人坐在陀石上,而现在只剩下一位山僧。诗人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景象,表达了时光流转、人事易逝的主题。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寥寥数语的场景,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诗人通过描述池塘上的陀石,暗示了过去繁华的景象,千人列坐的场面。然而,时光流转,如今只剩下一位山僧,这种对比凸显了人事易逝、世事无常的主题。

诗中的"趺夜月"表达了夜晚的宁静和寂寥,与诗人孤独的心境相呼应。山僧独自坐在月光下,给人一种静谧、超脱尘世的感觉。这种寂静的景象与人世繁华的对比,使人们思考生命的无常和世间的虚幻。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景象,诗人唤起了人们对时光流转和人事易逝的思考。这首诗词以其深邃的意境和简练的表达方式,展示了明代诗歌的特点,同时也给读者带来了对生命和人世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千人列坐曾”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gū sū zá yǒng qiān rén shí
姑苏杂咏 千人石

chí shàng wú tuó shí, qiān rén liè zuò céng.
池上无陀石,千人列坐曾。
rú jīn fū yè yuè, wéi yǒu yī shān sēng.
如今趺夜月,唯有一山僧。

“千人列坐曾”平仄韵脚

拼音:qiān rén liè zuò céng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十蒸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千人列坐曾”的相关诗句

“千人列坐曾”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千人列坐曾”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千人列坐曾”出自高启的 《姑苏杂咏 千人石》,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